阳坡日暖眼迷离,芳草春眠对两儿。
谁道姮娥曾作伴,广寒孤宿已多时。

黄荃的《子母兔》,是一首描写母子情深、思念远方亲人的诗。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第一句:“阳坡日暖眼迷离”,描绘了一幅温暖的春日图景,阳光洒在坡地上,温暖而明亮。诗人的目光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禁感到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这里的“阳坡”指的是阳光充足的山坡,“日暖”则形容阳光明媚。而“眼迷离”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美景而产生的喜悦和陶醉之情。

  • 第二句:“芳草春眠对两儿”,继续描绘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春天的草地上,草丛中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它们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诗人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春眠”指的是春天里人们喜欢在草地上休息或小憩,而“两儿”显然是指诗人自己和孩子。他们一起躺在草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享受着亲情的温暖。

  • 第三句:“谁道姮娥曾作伴”,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嫦娥是否曾经陪伴过他。嫦娥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神话人物,传说她在月宫中孤独地生活,而诗人则渴望得到她的陪伴与关爱。这里的“姮娥”指的是嫦娥,“作伴”则表示陪伴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个提问,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感。

  • 第四句:“广寒孤宿已多时”,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月宫中的孤独状态。广寒宫是月亮上的宫殿,而“孤宿”则意味着独自一人居住。这里的“已多时”则表示时间已经很久了,意味着诗人在月宫已经度过了很长时间,而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思念着人间的亲人和朋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嫦娥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受。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类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之情,以及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无奈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