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阛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
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
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惭支汤。
有时夜剪园韭尝,灯悬西斋雨浪浪。
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
道场乃在云水乡,碧澜堂前去路长。
江湖寒缩蛟蜃藏,枫桕正赤橙柑黄。
烟销日出闻渔榔,洲渚宛转山低昂。
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
兵余莫嗟梵宇荒,胜景未逐楼台亡。
寺门无人闭夕阳,芋栗收作山中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描述了证上人住持道场的场景和心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缨公当年住在繁华的宝坊,如同龙象在尘土中跳跃,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阛听讲仁王。
曾经穿着僧袍侍奉玉座旁的菩萨,向万人传授仁慈之王的道理。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弟子如云般来自四面八方,每天早晨和夜晚的钟鼓声都能在高堂中回荡。

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
如今回到葱岭的西边,已经是几个季节了。钵中的教诲像昙师一样流传不息。

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
在山林中担任主教,遇到了圣明的皇帝,身着紫色的官袍跟随班行。

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
证上人继续传承佛教的三宝,将佛法的精神系在衲衣之中。

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
人们所有的烦恼都已经放下,只有他喜欢游戏、讨论文学。

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
我来到京城时寄住在寺院中,常常邀请大家一起看月亮开放在修长的走廊上。

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
手里拿着蝇拂坐在绳床上,竹子间的微风送来煮茶的香味。

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
仆人因打瞌睡而触碰到了屏风,高高的殿台上栖息的鸟儿被惊醒了。

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惭支汤。
诗歌完成时,金磬的声音仍然高昂,他的清秀才能并不觉得逊色于那些庸脂俗粉。

有时夜剪园韭尝,灯悬西斋雨浪浪。
有时候他会在夜晚摘取园里的韭菜品尝,灯光在西斋的窗户上摇曳。

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
人生聚散无常,于是他欣然向东游览,主持着这座道场。

道场乃在云水乡,碧澜堂前去路长。
道场位于山水之间,通往碧澜堂的路很长。

江湖寒缩蛟蜃藏,枫桕正赤橙柑黄。
江湖上的寒意让蛟龙和蜃气都隐藏起来,枫树和柿子正在成熟,呈现出赤橙色。

烟销日出闻渔榔,洲渚宛转山低昂。
烟雾消散后,我听到了渔民的渔歌,小岛曲折,山峰低昂。

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
瓶子和锡罐随着经书放在行囊里,他愿意留宿在森林的桑树下。

兵余莫嗟梵宇荒,胜景未逐楼台亡。
战争结束后不要叹息佛寺荒废,美好的风景不会因为高楼大厦而消失。

寺门无人闭夕阳,芋栗收作山中粮。
寺庙的门紧闭着,夕阳落下时,收获的芋栗成了山中的食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