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穆陵关》。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解读:

  1.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 “楼船”指的是古代用于运输的大型船只,“沉海”表明其已经沉没。“金槌”可能指的是一种敲击乐器或工具。“昼入三泉里”中的“三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指代地府或阴间,意味着船只被投入地牢或深渊。
  1.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 “玉马”指的是神话中的天马,通常与帝王相关联。“不闻嘶”表示天马不再嘶叫,可能是被封印了。“日落寝园”中的“寝园”可能是指帝王的墓地或花园。
  1.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 “鱼灯”在这里可能是指用鱼制成的照明器具,夜晚熄灭后随着门扉开启而重新点燃。“弓剑”暗示有人使用这些武器。“空幽台”表明这些武器已经被人带走,无人再使用。
  1.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 “髡胡”指的是被剃去头发的北方胡人,“暗识”表明他们能够感知到宝藏的气息。“宝气尽”说明宝藏已经被发掘或被盗取。“六陵”可能是指秦始皇帝陵的六个墓穴。“松柏悲风来”描绘了松树和柏树枝叶凋零的景象,象征着哀悼和悲伤。
  1.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 “玉颅”指的是精美的头骨,可能是指某人的头部遗骸。“驼酥酒”是一种用骆驼肉制成的美酒。“误比戎王月支首”中的“戎王”可能指的是汉代的西域大宛国王,“月支”则是指古时的月氏国,都城在今甘肃敦煌一带。这里将某人的头部遗骸误认为是匈奴王的头骨。
  1.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 “帝魄”指的是帝王的灵魂,“泣穹庐”表示帝王的灵魂在穹庐之中哭泣。“醉骨饮冤愁”暗示着某人因冤屈而死,他的尸骨仍然在饮酒并感到痛苦。
  1.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 “中国真龙飞”中的“真龙”指的是真正的皇帝或英雄,“江南归”表示这位英雄最终回归了故乡。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在赞扬某个历史人物的功绩和归来。
  1.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 “环佩”可能是指佩戴有玉制的饰品,“故山月”指的是故乡的月亮,“冬青树死遗民非”中的“冬青树”可能是指某种树木,“遗民非”表示失去了民众。这里的表达可能是在怀念过去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1.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 “谁解锢南山”中的“锢南山”可能是指囚禁在南山的某个人,“谁解”表示谁能解开这个谜团。“世运兴亡覆掌间”中的“世运”可能是指世界或时代的运势,“覆掌间”表示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改变。这里表达了对命运或时代变迁的感慨。
  1.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 “起辇谷前”可能是某处地名,“马蹄散”表示马匹四散而去。“白草无人浇麦饭”中的“白草”可能是指荒废的土地,“无人浇麦饭”表示没有人在那里耕作。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在描绘一个荒凉的场景,以及随之而来的荒芜和无人问津。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对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悲哀。通过对诗中的关键词进行注释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