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烟湿鬓秋千下,银蜡光寒曲屏画。
数漏闲过每睡时,月明微见堕游丝。
欲归自踏娉婷影,风动玉钗花亦冷。
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
管弦不动空台榭,梦与乌衣语中夜。
春夜词
杏烟湿鬓秋千下,银蜡光寒曲屏画。
数漏闲过每睡时,月明微见堕游丝。
欲归自踏娉婷影,风动玉钗花亦冷。
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
管弦不动空台榭,梦与乌衣语中夜。
注释:
- 杏烟:指春天的雾气或露水,使头发变得湿漉漉的。
- 秋千:一种古代游戏用具,通常由两根细长的绳索连接,悬挂在高处,人们可以荡来荡去。
- 银烛光:形容蜡烛发出的光亮如同银子一样明亮,但寒冷刺骨。
- 曲屏画:屏风上描绘的是曲折美丽的画面。
- 数漏闲: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在数着滴答声消磨时间。
- 游丝:指的是秋天飘落的柳絮,随风飘舞。
- 娉婷影:形容女子轻盈优雅的身影。
- 风动玉钗:形容女子的头发被风吹动,就像玉钗那样颤动。
- 屋贮娇愁:意思是说女子将忧愁深藏于屋内。
- 幔纱:指窗帘,用薄纱制成。
- 青丝嘶骑:形容马匹嘶鸣,马鬃随风飘扬。
- 乌衣: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黑色官服。
- 梦与乌衣:梦中与古代官员对话,可能涉及到官场的事情或者历史故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晚的场景和人物的心情变化。第一句“杏烟湿鬓秋千下”,描绘了春夜中的杏花和烟雾,以及人们在秋千下嬉戏的画面。第二句“银蜡光寒曲屏画”,则描述了室内的温暖灯光和墙上精美的壁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第三句“数漏闲过每睡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第四句“月明微见堕游丝”,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在游丝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欲归自踏娉婷影”,描述了一位女子想要回到自己家中的场景,她的影子映在地板上,显得婀娜多姿。“风动玉钗花亦冷”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哀愁,她的玉钗被风吹动,仿佛花朵一样凋零。
最后两句“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则描绘了女子的愁绪和骑马归来的情景。“青丝嘶骑醉谁家”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骑马回家的场景,她的声音嘶哑,似乎已经喝醉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