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续,白日君心欢不足。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明皇杂录》。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句:”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 注释:华亭楼头的太阳刚刚落下,紫色的衣服催促人们上锁宫门。今晚大家都到西园去聚会,点燃了一百根银盘一样的蜡烛。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皇宫中的景象,紫衣人催促上锁,暗示了宫廷中的紧张气氛和权力斗争。同时,“大家今夕燕西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聚会的向往和期待。
  1. 第二句:”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 注释:海棠花想要入睡却未能如愿,红色的装束映照得更加明显。整个庭院里充满了紫色的火焰,仿佛春天的雾气一般,而月光似乎在空中飘浮。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夜深时分的场景,海棠花的美丽与周围环境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同时,“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陶醉和赞美。
  1. 第三句:”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 注释:《霓裳》是一种舞蹈的名称,作者尝试着演奏它。内使频繁地呼唤更换蜡烛,以免影响歌舞表演。知道更的人报告说铜牌已经敲响,歌舞表演应该停止,因为夜已经过了一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宴会中的音乐和舞蹈,以及宫廷中的规矩和礼仪。同时,“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艺术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好奇。
  1. 第四句:”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 注释:大家一起饮酒直到这个晚上结束,明天免除了大臣们的朝拜。只是担心风露越来越冷,贵妃穿着薄弱,会因寒冷而感到娇弱。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宫廷生活中的欢乐和放纵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贵妃的关心和担忧。
  1. 第五至七句分别描写琵琶和羯鼓的演奏,以及宫中的日常生活和氛围。

  2. 第八句:”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 注释:姑苏台上传来长夜之歌,江都宫里有飞舞的萤火虫。这种享乐的生活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突然传来的烽火信号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苏州台的长夜歌和江都宫的飞萤多,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争的担忧。同时,“烽火忽至将如何”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1. 第九、十句:”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 注释:可怜的是从蜀道回来的客人,他的头发全都白了。孤灯下没有照亮返魂人的灵魂,梧桐树在夜晚下雨时发出凄凉的声音。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归来客人的描写和孤灯下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死亡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无奈和哀伤。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音乐和舞蹈以及战争威胁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夜晚的宫殿、烟花和乐器演奏等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奢华和繁华。同时,它也通过描绘战争的威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安全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