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汲清泉和碧烟,细临晋帖满吴笺。
南风送暑催三伏,西日下山留半圆。
丹柰雨肥禽着意,画梁泥足燕高眠。
方床高结跏趺坐,我与幽居信有缘。

【诗句释义】

  1. 手汲清泉和碧烟:手拿井水洗涤着泉水,将泉水与烟雾调和在一起。
  2. 细临晋帖满吴笺:仔细地模仿晋代书法的笔法,书写在吴地出产的纸张上。晋帖即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书法名贵著称。
  3. 南风送暑催三伏:夏季南方的南风带来了炎热,催促着三伏天的来临。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个时段,分别对应初伏、中伏和末伏。
  4. 西日下山留半圆:太阳西斜,天边呈现出半圆形的余晖。
  5. 丹柰雨肥禽着意:红色果实(可能指丹柰,一种红色的水果)被雨水滋润后更显肥美,吸引着家禽们争相啄食。
  6. 画梁泥足燕高眠:燕巢筑在精美的横梁上,泥泞的脚爪沾满了灰尘,但它们依然高枕无忧地安息。
  7. 方床高结跏趺坐:方床上坐着一位修行者,盘腿而坐,打坐的姿势非常端正。
  8. 我与幽居信有缘:我与这幽静的居所之间确实有着缘分。

【译文】
我手持井水洗涤着泉水,将泉水与烟雾混合在一起;细致地模仿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的笔法,书写在吴地出产的纸张上。夏日的南方南风带着炎热,催促着三伏天的来临。夕阳西下,天边呈现出半圆形的余晖。红色果实被雨水滋润后更显肥美,吸引着家禽们争相啄食。燕巢筑在精美的横梁上,泥泞的脚爪沾满了灰尘,但它们依然高枕无忧地安息。方床上坐着一位修行者,盘腿而坐,打坐的姿势非常端正。我与这幽静的居所之间确实有缘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天的傍晚,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进行禅修的场景。诗中的“手汲清泉和碧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亲手从井中取水,并将之与空气中的烟雾混合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清新气息的喜爱。“细临晋帖满吴笺”则展示了诗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在吴地的纸上练习书法的情景。

“南风送暑催三伏”一句反映了夏日炎热的气候特点。诗人通过描述阳光和温度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夏日的热情和对炎热天气的适应。而“西日下山留半圆”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为整首诗歌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感。

诗中的动物意象也十分丰富。“丹柰雨肥禽着意”中的“丹柰”是一种红色的水果,它吸引了家禽们争先恐后地觅食,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间烟火气。而“画梁泥足燕高眠”则描述了燕子在建筑精美的梁上筑巢,并沾满泥土的脚爪仍能安心休息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一句“我与幽居信有缘”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在幽静环境中修行的感慨,表明他与这个环境的深厚缘分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修行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