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花疏竹旧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
春燕定巢应识主,夜蛾随幌独怜侬。
池塘课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
僻绝吾庐偏不厌,枕书日日卧高舂。

【诗句】

  1. 淡花疏竹旧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
  2. 春燕定巢应识主,夜蛾随幌独怜侬。
  3. 池塘课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
  4. 僻绝吾庐偏不厌,枕书日日卧高舂。

【译文】

  1. 淡花稀疏的竹子,旧时的帘子还在风中轻轻摇曳,墙角的苔藓映衬下绿意盎然。
  2. 春天的燕子定会在巢中安家,它们一定能识别出主人的存在,夜晚的蛾虫在纱窗下独自哀愁地飞来飞去。
  3. 池塘里,仆人在岸边新栽了一些荷花和莲蓬,酒杯豆角地里留下了一半的收获。
  4. 我住在偏僻而安静的地方,却并不感到厌倦,每日枕着书本悠闲地度过时光,就像躺在高高的舂臼上一样悠然自得。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句“淡花疏竹旧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景象。淡花疏竹,旧时帘栊,墙晕苔痕,碧土浓翠,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平淡与超脱。次句“春燕定巢应识主,夜蛾随幌独怜侬”,则通过春燕和夜蛾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尊重。春燕定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夜蛾随幌,又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第三句“池塘课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则是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描绘。池塘边,仆人在岸边新栽了一些荷花和莲蓬,杯豆地里留下了一半的收获。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最后两句“僻绝吾庐偏不厌,枕书日日卧高舂”,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僻绝无求于世的他,反而更加珍惜这份清净的生活。每日枕书,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高高的舂臼上,这样的生活状态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日常琐事的记录,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态度和心灵境界。他虽然身处僻静之处,却并不感到厌倦,而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品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