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曲风尘冉冉高,行行偏念圣躬劳。
九天日月悬平野,万乘旌旗卷怒涛。
山势远随驯象辇,春光正满衮龙袍。
侍臣亦有扬雄赋,欲奏河东愧二毛。
【注释】内丘:县名。大风尘:指战乱。沙曲:山名,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北。圣躬:皇帝。九天:天有九星,故称九天。平野:平坦的田野。驯象辇:用大象拉的车。衮龙袍:帝王的服饰,这里指皇帝的衣服。侍臣:侍奉皇上的人。扬雄赋:扬雄是西汉人,曾作《解难》、《解嘲》等赋,文采飞扬。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以风尘起落、山河变迁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沙曲风尘冉冉高”,描写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性。沙曲是地名,位于河北省隆尧县西,地势险要。风尘是指尘土和风,这里指战场上的硝烟。冉冉高是指烟尘上升的样子,形容战局的激烈程度。
次句“行行偏念圣躬劳”,诗人感叹皇帝陛下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幸福而日夜操劳,心中充满了忧虑。行行指的是道路,偏念则是思念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对皇帝陛下的关心与思念。
三至六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场面的壮观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九天日月悬平野”描述了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悬挂在地面上一样,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万乘旌旗卷怒涛”则描绘了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景象,如同怒涛一般汹涌澎湃。这两句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力量和威武。
最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述。“山势远随驯象辇”,诗人想象着山势随着驯象车的形状起伏,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春光正满衮龙袍”则描绘了春天阳光洒满大地,照在皇帝身上,使得他的服饰更加辉煌夺目。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恩泽普降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风尘、战争场面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诗人也通过咏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之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