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虎变仰光辉,九御亲承制作垂。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
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环海车书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风》词。
【注释】
①龙飞:指天子应龙而升。虎变:指天子以虎之威势。仰光辉:仰首向天,光耀照人。九御:九卿,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亲承制作:亲自制定法令制度。垂:流传。祀辂:祭祀用的车子。斿明:车流明。崇:高。经筵:皇帝的朝讲之所。烛晃:灯火明亮。肃朝仪:严肃朝廷仪制。长春宝树:指汉武帝时所植的柏树,又称“万年青”。花献(yùn):开花献瑞。太液:即太液池,在今北京北海中,是汉、唐皇宫中的园林。祥云五色:《汉书·五行志》说:“武帝时,上雍祠后土祠,获白麟一只。”又《史记·封禅书》说:“武帝元封元年冬十一月,上行封禅礼,至于泰山,有黄气上属天。”《汉书》载武帝于太液池得白麟,并称其色为五色。移:移动。环海:环绕四海。车书:指四夷,也指四海之内。《尚书·禹贡》:“四海来祭。”《史记·夏本纪》:“天下兵乱,海内分裂。黄帝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畜非其类,何则?’于是帝舜摄行政事,乃播百谷草木……”此句言四方诸侯皆来进贡,四海之内归顺。皇帝有:皇帝享有。安州:《汉书·地理志上》载:“汝南郡有安陵县。王莽更之曰常安,光武复曰汝南安陵县。”此句言四海之内都来进贡,唯独安陵县不进贡。不制:不用。
【翻译】
皇帝升天,龙飞翔、虎变化,仰首望天,光明照耀;皇上亲临,制定法令制度,流传千秋万代。祭祀用的车子流光明,崇奉祖庙典法;朝廷的灯火明亮,严整了朝廷仪制。春天的长春宝树开满了花,太液池上的祥云五色变幻。环海诸侯都来进贡,皇帝享有四海之内;安州不进贡《大风》词,只进贡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汉武帝时期的颂扬来歌颂当今盛世的繁荣景象。全篇以赞颂汉武帝时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强盛,政治清明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无限热爱之情。
首联“龙飞虎变仰光辉”,意思是说皇帝升上天,龙飞翔、虎变化,仰望天空,光辉灿烂。这里通过描绘皇帝升天的壮观景象,表现了皇帝威严的形象和崇高的地位。
颔联“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的意思是说祭祀用的车子流光明,崇奉祖庙典法;朝廷的灯火明亮,严整了朝廷仪制。这两句通过描述祭祀仪式和朝廷礼仪的隆重和庄严,体现了皇帝权威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颈联“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的意思是说春天的长春宝树开满了花,太液池上的祥云五色变幻。这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祥云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国家的富饶。
尾联“环海车书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风》词”的意思是说环海诸侯都来进贡,皇帝享有四海之内;安州不进贡《大风》词,只进贡美酒。这两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诸侯态度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
这首诗通过赞美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和国家强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强盛,政治清明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