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顽夫不满千,恃险攫货争鱼盐。
椎牛杀狗亦耕种,黄芦白苇波连天。
海滨耆豪利兼取,逞技献谋官府前。
喜功忧变守臣职,抚召不听心烦煎。
兵舟阅送文武吏,炎秋直薄南沙边。
诸军相猜不相协,遇贼出斗戈矛捐。
披帆击鼓各归县,腾讹道路欢相传。
谁为赝书揭都市,台司受诬盗亦冤。
南畿咫尺路非邈,惜无一人能照奸。
称王命将何等语,凤楼疏入惊云旃。
重华震怒遣使者,械系失事诸官员。
红颜白发哭相送,秋风泪滋西郭阡。
夏曹荐出总兵者,幕府聊分边将权。
拥来邳儿半降盗,提兵过市同饥鸢。
群愚心知罪难免,始从华屋搜金钱。
璜泾市上换残衲,吴淞江头焚戍船。
阻拦朝防貔虎出,吹击夜恼蛟龙眠。
我师扬舲复停泊,欲出不出期频愆。
太仓孤城上官满,骑兵剑客相喧阗。
【注释】
庚子:指崇祯十五年(1642)。南沙:指今越南。顽夫:顽固的百姓。椎牛杀狗亦耕种:也从事农业生产。黄芦白苇波连天:黄芦苇和白色的芦苇连接在一起,水波滚滚。海滨耆豪:海边的豪强。逞技献谋:施展自己的才能和计谋。守臣:守卫边疆的官员。喜功:喜欢立功。忧变:忧虑变乱。守臣职:履行守卫边疆的职责。抚召:安抚并召唤。不闻心烦煎:心里烦恼得无法忍受。兵舟:运兵的船只。阅送:轮流送人。文武吏:文武官员。炎秋:盛夏。直薄:径直逼近。诸军:各军。相猜:相互猜忌。不相协:不和协。遇贼出斗:遇到敌人出来交战。戈矛捐:兵器丢弃不用。披帆:披着船帆。击鼓:击鼓前进。各归县:各自回到县城。腾讹:流传讹传。称王命将:自称王者、下令将领。何等语:何种话语。凤楼疏入:在凤楼上上疏奏报。惊云旃:使云彩惊动的旗帜。重华:黄帝的美名。震怒:发怒。遣者:派去的人。械系:被拘捕。失事诸官员:失去官职的官员。红颜白发哭相送:满头白发,满面红光的人们哭着相送。秋风泪滋西郭阡:秋风中泪水滋润了郊外的田野阡陌。夏曹:夏天的官吏。荐出:举荐。总兵:总兵官。幕府:军中幕僚,参谋军事的幕僚机构。拥来:带领来。邳儿:指张应登。半降盗:投降一半的强盗。提兵:率兵。过市同饥鸢:经过城市就像饥饿的鹰一样。群愚:一群愚昧的人。心知罪免:心里知道有罪而避免惩罚。始从华屋搜金钱:才开始从豪华的住宅里搜寻金银财宝。璜泾市上换残衲:在璜泾市场上换掉破旧的衲衣。吴淞江头焚戍船:在吴淞江头烧毁戍守船只。阻拦朝防:阻碍朝廷的边防。貔虎: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吹击夜恼蛟龙眠:夜里吹打惊醒了蛟龙。扬舲:扬帆。停泊:停泊靠岸。欲出不出期频愆:想出去又不敢出去的期限屡次拖延。太仓孤城上官满:太仓一个孤立无援的城池中,官员已全部满员。骑兵剑客相喧阗:骑兵与游侠武士互相喧闹声四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揭露明朝末年统治阶级骄奢淫逸、昏庸无能,以及官僚腐败、军队腐朽,导致国家危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及悲愤的心情。全诗共八十五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四十二句,写明末农民战争和地方武装起义的爆发。第二部分共三十三句,写明末农民战争发展的情况。全诗以纪实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夸张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