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母何年今凤车,紫云香雾到扶胥。
天关滕六知何地,醒尽晶魂腊月初。

【赏析】

此诗为寿何母之作,咏梅以祝寿,意蕴深远。前两句用典,后两句写景,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首句“谌母何年今凤车”,是说:谌母当年何时乘着凤辇来此?诗人化用了南朝宋明帝刘彧(彧)的典故。刘彧于泰始三年(467年)即位,建元永明。他在永明元年(483年)曾自江陵至丹阳宫,并令尚书令王亮、中书舍人顾宪等作《永明六年策》,其中提到“东冶之赋,西京之颂。”又据《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少有才名,尝梦见戴安道(戴逵)云:“汝後必大贵。”因赋诗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及还都,灵运见明帝,帝问以所梦,对曰:“乃戴安道耳,何事来乎?”帝即诏为秘书郎,累迁征虏将军。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也说:“予每读《高士传》,至于卫叔宝、陶潜靖节之流,常欲追踪其迹,而无路可由。”可见他与刘彧一样,都是“东冶之赋”和“西京之颂”的作者或参与者。

刘彧是晋安帝司马德文之子,公元467年即位,改元永明。当时朝廷上下一片升平气象,但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刘彧当皇帝时曾想改革弊政,但朝野之间反对的声音很大,他只好放弃改革,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公元482年,刘彧在宫中宴饮作乐时突然死去,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他的死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疑团。据说他是因为酒中毒死的。

第二句“紫云香雾到扶胥”,是指紫云香雨降临到扶胥山一带。扶胥山在今江苏南通市东南长江边。这里指代了刘裕的故乡会稽郡。会稽郡是古代帝王发祥地,因此历代帝王多以会稽为题咏。如梁简文帝萧纲的《奉和三月三日侍宴》就曾写道:“会稽古越国,今日帝王州。”唐代李白也有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中写道:“吴地青山远,金陵白云闲。三峰皆秀色,百步望长安。”这里的“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

第三句“天关滕六知何地”,指的是滕六门。滕六门是南京的一个地名,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东北角。据《太平御览》引《吴录》:“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镇军将军滕循卒,葬于秦淮北,故世谓之滕六门焉。”滕循是西晋开府仪同三司、琅琊临沂人,曾任荆州刺史、镇军将军等职,死后葬于秦淮北。滕六门由此得名。

第四句“醒尽晶魂腊月初”,意思是:直到腊月初,我才将清醒的灵魂唤醒。这一句中的“晶”字是形容词,意为明亮;“魂”字则是名词,意为魂魄。这一句的意思是:到了腊月里,我的魂魄才被完全清醒过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清醒过来的过程,表达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和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