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惊孟似敖,毕竟敖非孟。
删后多变更,随宜写吾性。
月光有盈亏,月魄恒如镜。
独坐濂溪台,人眠夜逾静。

【注释】:

  1. 陈公甫和陶诗:指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遇十二首》,其中有一首题为《读陈公甫〈和陶诗〉》。“和陶”指仿照陶渊明的诗风。“读”即诵读。

  2. 孟似敖、敖非孟:这是对陈子昂《感遇十二首》中的一首的评注,意思是说,陈子昂虽然像陶渊明一样有才华(孟似敖),但是并不完全是陶渊明(敖非孟)。这里用“犹”字表示两者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3. 删后多变更:删去原作,改作新诗,往往因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

  4. 随宜写吾性: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写自己的诗情和性格,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写作。

  5. 月光有盈亏:月亮有圆有缺的变化。

  6. 月魄恒如镜:月亮的影子(月魄)始终明亮如镜。

  7. 独坐濂溪台:在濂溪台上独自坐着。濂溪是古代的一种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以风景秀丽著称。

  8. 人眠夜逾静:人们睡着了,夜晚显得更加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首先,作者指出了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因为模仿他人就失去自己的特点。其次,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形式。最后,他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个人的情感和个性。这首诗通过对陈子昂《读陈公甫和陶诗》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不同看法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