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来辽西,徘徊望恒安。
古塞下秋色,清霜侵鹖冠。
长揖谢比邻,几屦向岩岵。
时从倦鸟栖,亦与浮云伍。
俗情既难协,衡宁堪留连。
中心识者稀,恍惚羲皇前。
惜此辕下驹,徒羡青冥翼。
汗血岂足怜,皮骨易抛掷。
论交繄早岁,自首乃所期。
歧路一何广,雅志遂参差。
剑合古有言,分金亦吾党。
握手且踟蹰,迢迢叹孤往。
任侠应多愧,还丹好自求。
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
《送叶山人归恒安其一》是一首充满壮志与感慨的古诗。这首诗以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作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 仗剑来辽西,徘徊望恒安:诗中的“仗剑来辽西”描述了主人公怀揣着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理想来到辽西这片边塞之地。而“徘徊望恒安”则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不舍。
- 古塞下秋色,清霜侵鹖冠:这里的“古塞下秋色”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景象,而“清霜侵鹖冠”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和孤独的气息。
- 长揖谢比邻,几屦向岩岵:诗人在告别故友时,长揖致意,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尊敬和留恋之情。同时,他也向远方的朋友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前行,不辜负彼此的期望。
- 俗情既难协,衡宁堪留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情感的无奈,以及他内心的彷徨和挣扎。他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但同时也渴望能够留下、有所牵挂。
- 中心识者稀,恍惚羲皇前:诗中的“中心识者稀”,可能意味着诗人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很少,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迷茫。而“恍惚羲皇前”则可能暗示着他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 惜此辕下驹,徒羡青冥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境遇的无奈,他觉得自己如同辕下的一匹小马,虽然努力想要飞翔,但却只能仰望天空中的鸟儿。这体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识和无力改变的悲哀。
- 汗血岂足怜,皮骨易抛掷: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拥有珍贵的汗血宝马,也不足以让人感到珍贵;更何况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更是让人无法珍惜。
- 论交繄早岁,自首乃所期:诗中的“论交繄早岁”,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结交朋友、建立友谊。而他“自首乃所期”,则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
- 歧路一何广,雅志遂参差:这里描写了道路的宽广和复杂,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选择和挑战。而“雅志遂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选择的无奈和困惑。
- 剑合古有言,分金亦吾党:诗中的“剑合古有言”,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像古代的宝剑一样坚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分金亦吾党”,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友谊的珍视和坚守。
- 握手且踟蹰,迢迢叹孤往:在这里,“握手且踟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两人紧握双手却依依不舍的神态。而“迢迢叹孤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的孤独感。
- 任侠应多愧,还丹好自求:这里通过“任侠应多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责,意识到自己作为侠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快乐。而“还丹好自求”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寻求还丹一样,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价值。
- 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最后一句“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他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人能够理解和支持他,这是对他人生旅途中孤独感的一种放大。
这首《送叶山人归恒安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戚继光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