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堂秋寂螀啼户,丙舍更寒水照灯。
毁积总归三寸管,恩深空抱一条冰。
朐山石室鸣琴婢,瑞草溪桥守墓僧。
罗带剑铓浑似旧,割愁系闷亦何曾。
【注释】
白鹤峰:地名,在江西省南昌市。
丙舍:指书屋。
毁积:指书籍的积累。
恩深空抱一条冰:意指虽然恩情深厚,但自己却像一具冰冷的尸体。
朐山石室:指庐山的西面山峰。
罗带剑铓浑似旧,割愁系闷亦何曾:意指虽然曾经有一把宝剑,但现在它已经锈迹斑斑,不再锋利了。但是,这把宝剑曾经为我斩除忧愁,解除烦闷,所以我现在仍然把它系在腰间,没有扔掉。
赏析:
《过白鹤峰追和东坡先生新居成步韵二章》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秋夜白鹤峰之景;后四句抒怀,借物喻志,抒发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译文】
影堂(书室)秋天寂静,寒风中传来知了的叫声,门外的灯光在积水中摇曳。
书籍堆积如山总归要化为灰烬,恩情深厚却只有一具冰冷的尸体。
朐山石室(庐山)里有个女子在弹奏琴,瑞草溪桥有个守墓僧人在守候亡灵。
我的宝剑虽然锈迹斑斑,但它曾经为斩除我心中的忧愁,解除心中的烦闷,所以我仍然将它系在腰间,没有扔掉。
【赏析】
《过白鹤峰追和东坡先生新居成步韵二章》是南宋诗人黄庭坚于绍圣三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影堂秋寂螀啼户,丙舍更寒水照灯”两句描绘了作者家书室中的环境,其中“影堂”、“丙舍”等词语,既表明了这是一座书房,也暗寓了诗人身处逆境、身处困境之意。颔联“毁积总归三寸管,恩深空抱一条冰”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苏轼的怀念之情。“毁积”一词,既是对苏轼一生所作文章的总称,也暗喻了其人生经历的坎坷与挫折。尾联“朐山石室鸣琴婢,瑞草溪桥守墓僧”则通过描写两位僧人的不同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剑芒”一词,既是对苏轼的怀念,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一种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