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何当百六秋,尘途空戴楚冠游。
神能奋处仍飞涕,石有灵兮亦点头。
报国谁堪追定远,传家我已愧留侯。
姓名他日昭人目,幸不遗污史册羞。
【注释】
百六:即“百五”,指农历十月。
尘途:尘土飞扬的道路,借指仕途。
定远:战国时名将李牧,封为定襄侯。
留侯:汉初张良,封为留侯。
【赏析】
《自吊》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作于宪宗元和七年(西元812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以及对命运和社会的评价。
首联:“命也何当百六秋,尘途空戴楚冠游。”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感慨。”百六”指的是农历十月,也就是秋天,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易逝。而”尘途”则是指仕途之路,”空戴楚冠游”则是说在这条路上,人们只能带着楚王的冠冕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仕途的无奈和迷茫。
颔联:“神能奋处仍飞涕,石有灵兮亦点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信仰和信念的追求。”神能奋处仍飞涕”指的是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能够坚持信仰,流下泪水。而”石有灵兮亦点头”则是说石头也有灵性,也能被感动,点头表示赞同或支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信仰和信念的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困境中的坚持和勇气的赞扬。
颈联:“报国谁堪追定远,传家我已愧留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责任和担当。”报国谁堪追定远”指的是寻找可以为国家付出的人已经很难了,”定远”是春秋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以勇猛善战闻名。而”传家我已愧留侯”则是说作为后人,自己对于家族的责任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未能像留侯那样为家族争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身在家族中地位的反思和自责。
尾联:“姓名他日昭人目,幸不遗污史册羞。”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姓名他日昭人目”指的是希望将来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久远,被人所熟知。而”幸不遗污史册羞”则是说希望自己的行为不会引起历史的污点或耻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评价的期待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