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背便暄暖,灰心任岁时。
衰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
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
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至日,指重阳节。
曝背便暄暖,灰心任岁时。
秋天天气转凉,晒晒太阳身体就感到暖和,心情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衰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
到了晚年,只能喝喝酒,到重阳节时写首诗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
药浴后感觉皮肤清凉,梅花盛开时节,雪花飘落半空中。
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岁月的流逝让我变得贫穷,疾病缠身,但我也愿意与衰老相伴。
曝背便暄暖,灰心任岁时。
衰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
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
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至日,指重阳节。
曝背便暄暖,灰心任岁时。
秋天天气转凉,晒晒太阳身体就感到暖和,心情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衰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
到了晚年,只能喝喝酒,到重阳节时写首诗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
药浴后感觉皮肤清凉,梅花盛开时节,雪花飘落半空中。
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岁月的流逝让我变得贫穷,疾病缠身,但我也愿意与衰老相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注意要逐句翻译。 第一联:“朔气渡河水生骨,敝巾小车伤远涉。”意思是说,北风凛冽,河水寒冷,连带着人的身体也感到了刺骨的疼痛,而那简陋的车篷和破旧的头巾更增加了旅途的艰辛。这一句中“朔气”、“水生骨”等意象,渲染了诗人远行途中的艰苦环境。诗人以简练的语言
寄怀毗陵孙二 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 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 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 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 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 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 人事零如雨,欢期断若烟。 黄尘三岁别,白日几回眠。 朱颊今何似,华颠渐可怜。 终能忘一饭,语报愧茫然。 译文: 我正好与饥寒相遇,又想起了漂泊在外的岁月。我们本是亲家,却无法相见,世上又有谁能像你那样贤明呢?我的性情过于偏激
《秦淮月》是明朝盛鸣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石头望月秦淮里: - 描述了诗人站在石头城上远望秦淮河的景象。石头城是南京古都的防御性建筑,位于今天的南京市鼓楼区,这里可以俯瞰长江及南京城的景色。 -
在明末清初时期,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反映了时代的文化风貌。其中,盛鸣世的《塞上赠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一望黄云接虏尘:诗人远望天际,只见黄云弥漫,似乎与北方的胡人烟尘相接。这里的“黄云”象征着战争与混乱,而“接虏尘”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忧虑和无奈。 2. 年年杨柳不知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思想情感,并能理解诗歌中重要语句的运用及艺术手法。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再逐句分析每句的意思。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赏析。赏析时可以从内容、写作方法上分析。 “巴陵压酒洞庭春,楚女当垆劝客频。”的意思是:巴陵的酒香扑鼻而来,洞庭的春风也送来了醉意;楚地女子在酒馆中殷勤地招待着来客
【注释】 ①“宝剑”二句:李白《送友人》中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句。此处以“宝剑翩翩赋远游”来比胡参军的离去,用“赋”字表明胡参军此行有志于远大前程。“东风吹骑出幽州”中的“幽州”指边远之地。 ②“洮河”二句:洮水即今洮河,发源于青海省,下游流经甘肃、四川,至岷县入黄河。三月,是农历二月,此时正值融雪期,河水暴涨,故下句说人已在长城之外。此句与上句遥应。 ③赏析
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 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 易白愁中发,憎寒病里身。 因怜邹衍后,吹律更何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阴霾连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失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慨。 第1章: "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描述了春季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暗无天日,持续了很长时间,形成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第2章: "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通过对比春天应有的花朵盛开
【赏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当时作者在长安,时值秋日。诗人夜行凌方弦山斋,沿途所遇景物,都引起了他的感慨与联想。首联写行程,颔联描写景色,颈联抒发感情,尾联抒发志趣。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注释】: 1. 凌方弦:山名,在长安东北。 2. 十里:指山径曲折蜿蜒。 3. 孤村:荒僻的村落。 4. 柴门:用树枝、草秆等编成的简易门户。 5. 夕曛:夕阳西下时,天色昏暗如烟。
【注释】江上:泛指江上。沧江:沧浪江,即长江。别柳陈父:别柳陈父,即柳宗元和陈子容的父亲陈寅。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站在沧江边上,望着夕阳西斜的落日,心中涌起一阵愁绪。次句写送行的人乘着小舟在江上荡漾而去,而自己却只能目送友人远去。三、四两句则说不要以为酒席已经结束,告别就轻而易举容易地办成,因为秋天的景色正美在断桥之上。 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罢官后,经过华子澄故居时所作。首联交代了重过华子澄的地点和时间,“三年”表明了作者与华子澄分别的时间之久。颔联写自己长年在外为客,困顿之极,高卧山野又奈谁何,表达了对华子澄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颈联描绘出一幅清秋夜景图: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秋水澄澈,波光粼粼。尾联以徘徊不前来表达对家乡的留恋以及对华子澄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自然。 【答案】 (1)重
赠隐者 只在高霞外,无人识去踪。 伴猿栖一室,放鹤下孤峰。 丹灶云中火,青天夜半钟。 平生长往意,相望不相从。 译文: 我赠给这位隐居的智者一首诗,表达我的敬意和祝愿。 我只在高高的天空之外,没有人知道我的真正去向。 他像猿猴一样陪伴着我,栖息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 他像一只白鹤一样自由地飞翔,在孤独的山峰上翱翔。 他的炼丹炉在云层之上燃烧着火焰,夜晚天空中的月亮发出清脆的钟声。
送泰州李太守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 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 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 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注释: 1、关时论:关涉当时的议论。 2、将:将要。 3、受金:接受贿赂。 4、廉吏:清正廉洁的官吏。 5、疑璧:怀疑被欺骗。 6、淮海:指扬州,古称“淮右”。 7、匡山:指匡庐山,在今江西九江。 8、白首:头发花白。 9、天寒:天气寒冷。 10、江上雁:比喻书信
【注释】 1. 落落:形容孤单、寂寞的样子。 2. 遑遑:形容忙而不安的样子。 3. 许身:表示愿意终身为某人服务。 4. 干世:干,求取。干世指追求名利。 5. 春日当垆:在春日里卖酒。 6. 都城:京城。 7. 自足:自得其乐。 8. 众人:他人。 9. 怜: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诗人沈山人是唐代的诗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首联“落落寻常路,遑遑二十年”
沈水部官署 江水流何急,归心却似之。已伤为客久,转恨别君时。 断雁迷寒渚,吟猿挂冷枝。生涯兼物色,何处不堪悲。 注释: 江水流得很急,但我的心却像被什么牵着一样,始终牵挂着回家的路。已经在这里做客人很长时间了,每当想到要离开这里与朋友分别时,心中便充满了痛苦和不舍。飞过的大雁在寒冷的江渚上迷失了方向,树上的猿猴也因寒冷而挂在了树枝上。我的生活就像这自然界的景象一样,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
去问巴江水 荆门更向西悬挂帆影秋叶落,上峡夜猿啼声悲。 旧侣飘泊伤离别,新欢惜解携手时。 湘潭风景如憔悴,旅魂迷离恐再迷。 赏析: 此诗以送别为题,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
注释: 病懒因为怜悯你,深山中暂且躲避人间。 佛堂与云朵共宿,僧人夜里与我谈心。 石头上分泉水冷,和钟杵药均匀。 我不知道在这苍天眼里,何处藏着微尘。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诗代书的赠别诗。全诗写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和闲情逸致,语言清隽,意境高远,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遗风。 首联“病懒因怜汝,深山且辟人”,点明了自己因病而懒于世事,于是便选择到山中隐居。这两句是说,我是因为怜爱你这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