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旱魃昼人立,野老哀吟如雁声。
龙工戢翼潭水落,毕星藏光溪月明。
霹雳枣枝天将令,太乙瑶坛玄女旌。
澍雨千村感谁赐,神功云是易仙卿。
【注释】
- 秋郊:即秋郊之地,指干旱的地方。旱魃:古代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恶鬼。昼人立:白天像人一样站立。2. 野老:山野中的老人。哀吟:悲伤地吟唱。雁声:大雁叫声。3. 龙工:指龙工神。戢翼:收起翅膀。潭水落:潭水下降。毕星: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北方。藏光:隐藏光芒。溪月明:月亮明亮如溪。4. 霹雳:雷声。枣枝:枣树的树枝。天将令:上天的命令。太乙:道教名号,指太乙真人。瑶坛:仙界的祭坛。玄女旌:神仙所持的旗帜。5. 澍雨:及时雨。千村:很多村庄。感谁赐:感谢谁的恩赐。云是:就是。易仙卿:姓易的仙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干旱的景色和祈祷降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雨水降临的期盼和对神灵赐予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祈雨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祈雨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秋郊旱魃昼人立”,以干旱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旱魃在太阳下站立的情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无情,又表达了人们对水源的渴望。接下来,“野老哀吟如雁声”一句,以山野老人的悲鸣之声,进一步渲染了干旱的氛围。而“龙工戢翼潭水落,毕星藏光溪月明”两句则以龙工和毕星的消失来表达干旱的严重性,同时也暗示着希望的到来。最后两句“霹雳枣枝天将令,太乙瑶坛玄女旌”则以雷声和神秘的祭祀活动,为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和希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