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常好名山,五岳期遍历。
思见松与乔,再拜问仙液。
微生累妻子,常为饥冻役。
叹此血肉躯,何以生羽翼。
谅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
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适。

【注释】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这里指代名山。

期:期望。

松与乔:松树和乔木,这里借指仙人或仙家。

再拜问仙液:表示敬仰,再拜是古时的一种礼节,问仙液是指求教于仙人。

微生:微小的生命,这里指凡人。

累:拖累。妻子:古代妇女的配偶。

饥冻:饥饿和受冻。

叹此血肉躯:感叹自己的肉体。

何以生羽翼:又怎么能够生出翅膀。羽翼,指翅膀,比喻超凡脱俗。

谅:通“谅”,诚然,确实。金石同:金石一样的坚硬。

服食:服食药物。

安我常:安守我的常道,即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后所作的一组《拟古诗》。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开头两句“昔曾好名山,五岳期遍历。”诗人回忆了自己早年对于名山大川的热爱。他曾希望遍游五岳,以领略山水之美。这两句诗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第三句“思见松与乔,再拜问仙液。”诗人想象自己能够见到传说中的仙人或神仙居所,并怀着虔诚之心向他们请教仙液,希望能长生不老。这里的“再拜”体现了他对仙人的尊敬之情,而“仙液”则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药液。

第四句“微生累妻子,常为饥冻役。”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如同微弱的草木一样,受到妻子儿女的拖累,常常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这里的“微生”一词既表明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谦卑,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第五句“叹此血肉躯,何以生羽翼?”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肉体虽然活着,但却无法像鸟儿一样飞翔,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

第六句“谅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诗人认为即使是像金石一样坚硬的物质也不能让人长生不老,更不用说服用仙药了。这里的“金石”象征着坚固的物质世界,而“服食”则指的是通过服用药物来延年益寿。诗人强调了物质世界无法改变人的命运这一事实。

最后两句“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适。”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理想——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他认为只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就能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里的“安我常”意味着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而“百年任所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