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茅堂西郭东,芦花秋水月明中。
乘潮有客来初夜,坐石何人对晚风。
一笑维舟荷叶里,隔邻呼酒寺门通。
木樨香遍浑无问,歌罢沧浪便转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理解其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手法、思想情感等。“柳岸茅堂西郭东,芦花秋水月明中。”首句交代地点和时间,诗人于初秋之月夜泛舟访用弥大师,地点在西郭,时间在初秋之月夜。“乘潮有客来初夜,坐石何人对晚风。”诗人于中秋之夜乘舟访用弥大师,途中遇到一位乘船而来的客人。诗人坐在石上欣赏着晚风吹拂下的芦花,听到岸上的酒旗招展之声。“一笑维舟荷叶里,隔邻呼酒寺门通。”“一笑”,指诗人与友人相谈甚欢,不觉到了维舟之处,即荷叶之中。“呼酒”指诗人向邻居借来美酒,与友人畅饮。“木樨香遍浑无问,歌罢沧浪便转篷。”“木樨”,即桂花,这里指桂树,是江南常见的一种植物。“歌声嘹亮,歌声唱完,便扬起篷帆,乘风而归了。”

【答案】

译文:初秋时节,我泛舟访用弥大师。月光照耀下,西郭岸边,芦花飘荡在水面上。乘船而来的客人正乘着潮水来到初夜,我坐在石头上欣赏晚风吹过的芦苇。我与邻家借来一壶美酒,畅饮一番。木樨花香四溢,我唱完歌,便扬起蓬帆,乘风而归。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乘舟访用弥大师时所见到的景色及与友人相遇饮酒的情景。

首联写诗人泛舟访用弥大师的时间、地点及所见之景。“西郭”点出地点;“初夜”点明时间。“柳岸”“茅堂”“西郭”“芦花”“秋水”“月明”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

颔联写诗人在中秋之夜与友人相遇的情景。“乘潮有客来初夜”表明了时间是中秋之夜。“有客来初夜”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是在初夜。“坐石何人对晚风”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地方是石头上,而且是傍晚。“何人”二字写出了与诗人相遇的是朋友而非陌生人。“对晚风”则写出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

颈联描写诗人在中秋之夜与友相遇后,两人举杯畅饮的场面。从“一笑维舟荷叶里”可见两人交谈甚欢。“隔邻呼酒寺门通”表明了诗人与友人是在寺院门前畅饮。“呼酒”表明了诗人与友人是在借酒消愁。“寺门通”则表明了诗人与友人是在寺院门前畅饮。

尾联描写诗人与友人在中秋之夜畅饮之后,乘船返回家中的情景。“笑”字表达了两人相见时的愉悦之情。“转篷”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离开的位置,即船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