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补张衡四愁诗
平子(张衡)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注释:
平子:指张衡(78-139),字平子。
四愁诗:东汉末年文人张衡所作,共四首,内容为悲秋伤己、忧谗畏讥、离愁别绪、世事艰难。
何能限畛域:怎么能限制自己呢?
长城翠烟楼:用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万里长城,筑高台望敌情的典故。
淮阴:韩信的别称。
多多:许多。
善其俦:和它同类的人。
重瞳:指刘邦。
咸阳:指秦始皇帝的陵墓。
乃君:指李白。
戢之不肯收:收敛起来,不再释放。
醉乡:比喻酒乡,指酒醉时的境界。
龙须席:古人常用来比喻美酒。
鸠:即布谷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了补张衡的《四愁诗》而写的。在诗人看来,汉末乱世,群雄并起,像曹操、刘备等都有统一天下的才能,但都被局限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不能施展抱负,就像长城上的翠烟楼一样,只能远望而不可近登。因此,他借用张衡的《四愁诗》中的“关山难越”、“长河未央”等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和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