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航海计难成,一旅扶天势易倾。
双匣久无冬树骨,六更长罢夜钟声。
月冲南斗铜驼冷,星陨东溟铁锁轻。
不独金牌堪洒泪,汴京全盛杜鹃鸣。
这首诗是明朝将领郑成功在1659年收复台湾后,于10月27日抵达台湾时所作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慨和无尽的哀怨。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频年航海计难成,一旅扶天势易倾。
- 意思是:“连续几年的航海,计划难以实现,一支军队却轻易地被推翻。”
- “频年”表示“多次”,“航海”指郑成功的军队试图攻占台湾,“计难成”意味着他的计划难以实现。
- “一旅”指的是一支军队,“扶天势”表示他们企图推翻明朝的统治。
- “易倾”表示轻易地被推翻。
- 双匣久无冬树骨,六更长罢夜钟声。
- 意思是:“双匣(棺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冬眠的骨头了,夜间的钟声也停止了。”
- “双匣”指的是棺材,“久无冬树骨”表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埋葬死者。
- “夜钟声”通常与丧事有关,所以这里可能是指丧钟不再响起。
- 月冲南斗铜驼冷,星陨东溟铁锁轻。
- 意思是:“月光穿透南斗星,照亮了冷冰冰的铜驼;流星坠落在东溟,铁锁变得轻如鸿毛。”
- “月冲南斗”中的“冲”是撞击的意思,南斗是中国古代星宿之一,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月光穿透的景象。
- “铜驼”是古代的一种动物,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光芒。
- “星陨东溟”中的“星陨”指的是星星坠落,“东溟”指的是东方的大海。
- “铁锁轻”中的“铁锁”指的是古代用以固定船只的铁链,“轻如鸿毛”形容它变得轻盈。
- 不独金牌堪洒泪,汴京全盛杜鹃鸣。
- 意思是:“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金牌而流泪,而是整个汴京都在欢呼胜利。”
- “汴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开封,这里用来形容胜利带来的欢欣鼓舞。
- “全盛”指的是当时的情况最好,“杜鹃鸣”中的“杜鹃”是一种鸟类,这里用来比喻胜利的声音。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郑成功和清朝统治者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郑成功收复台湾、推翻清朝统治的赞扬和敬意。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