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
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
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是分析诗句的意思、手法、情感、语言等,最后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同卢唐宪入罗浮”一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入”。这句的意思是:和卢唐宪一起去罗浮山。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一句中的关键词语是“亦”。这句的意思是:去年在勾漏度过寒食节的时候,今天的罗浮山也到了春天的末梢。

“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一句中的关键词语是“何”。句意:遍地都是松苓树,不知道有多少年,天上的宫殿都是用金银装饰的。

第三联写景:“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这句的意思是:丹砂草绿得发红,让人迷失方向;符竹烟雾弥漫,使人无法看见仙人。

尾联:“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这是写景抒情。这句的意思是:只有豫章祠下的月亮,它的清光照耀着江水波光粼粼。

【答案】

译文:去年我在勾漏度过了寒食节,今天又来到罗浮山,已经到暮春时节了。到处都是松柏苍翠,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上的宫殿都是金白银装的。丹霞草绿得发红,让人迷失方向;符竹烟雾弥漫,使人无法看见仙人。惟有豫章祠下的月色,它的清光照耀着江水波光粼粼。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卢唐宪同游罗浮山时作。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罗浮山的喜爱之情。

首联“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勾漏”,即今广东开平,为古越族聚居之地。这里以时间为线索,把诗人与卢唐宪一同游览的时间范围定在两个地方:一是勾漏,二是罗浮。勾漏,即今广东省开平市,地处粤中偏南,东江下游,有“岭南第一名山”之称。罗浮山,因周穆王巡游于此而得名,又称罗峰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和全国五大避暑胜地之一。诗人将两个地点并提,说明诗人游览的范围之广,时间之久。

颔联“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描写的是罗浮山的自然风光。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久远的古代建筑,进而想到神仙居住的地方。颈联“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描写的是罗浮山下的丹沙草。丹沙草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植物,叶子呈绿色,可以作为中药使用。诗人通过对丹沙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描写的是罗浮山附近的豫章祠。豫章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祠堂。诗人通过对豫章祠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