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载国沈沧海,厓树空栖万古魂。
驻跸有山仍碧草,藏舟无壑自黄昏。
酸风似咽田横恨,幽鸟如鸣杵臼冤。
欲向客庐问兴废,只今燕冀是中原。

【注释】

楼船:指大元军战舰。

厓山:即崖山,在今广东省南澳县东南海面。南宋末年,元兵进逼崖山,宋将张世杰率水师与元军激战,后被元军围困,全军覆没。

万古魂:形容厓山沉舟的悲壮景象。

驻跸:帝王车驾停留或暂住的地方。

藏舟无壑:意思是说,有山可驻,草犹碧绿。“无壑”是说没有深沟,暗指无险可守。

酸风:比喻凄凉、悲伤的气氛。

田横:战国时齐人,曾与汉高祖刘邦为争夺天下而战,战败后自刎而死。他死后,家人割其头向刘邦献上,刘邦封其家为列侯。后世称田横为“忠义之鬼”。

杵臼冤:传说田横死后,他的门客用铁杵舂其遗容,舂声如怨,故称“杵臼冤”。

兴废:这里指宋室的兴衰和存亡。兴废是相对而言的,既指国家,也指民族、文化等。兴,兴盛;废,衰落。

燕冀:指今河北、北京一带地区,古代又称“燕地”,今属河北省南部。

【赏析】

此诗为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作者随行宫由崖山至广东潮州时所作。诗人以吊古怀亡之情,抒发了对宋室山河沦丧的痛心疾首和对元蒙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首联写景,点明题旨。诗人登上停泊在崖山脚下的楼船,放眼望去,只见茫茫大海中,只有那巍峨的崖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它见证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历史事实。诗人面对如此凄冷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

第二联写诗人驻跸之处,山虽青翠,却不见有人烟。诗人来到崖山岸边,只见一片碧草萋萋。原来,崖山上并无人家,因此也就无所谓“驻跸”之说。诗人看到这番景象,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宋军与元军激战的情景,心中不由得黯然神伤。

第三联写元军占领崖山后,宋军将士们被迫投降。诗人听到士兵们诉说着田横的故事,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参与过这场斗争,如今却已化为乌有。于是,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欲向客庐问兴废,只今燕冀是中原。”原来,宋室已经灭亡了近一百年了。如今虽然燕、冀之地已归元朝所有,但人们却仍称之为中原。这不禁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祖先,想起了他们曾经为了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斗的往事。

全诗以吊古怀亡为主题,通过描绘崖山风光以及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元蒙统治者的谴责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悲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