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真成癖,支离类隐沦。
林深多绿藓,地僻少红尘。
酒熟频留客,诗成不寄人。
清风无限乐,即此见天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闲居漫兴”是说作者闲居无事,随意写些诗词。首联两句写自己对樗(臭椿)的嗜好,以及由此造成的支离破碎的状态。第二联写自己独处在幽深的森林中,远离喧嚣尘世的生活。第三联写自己与友人饮酒作诗的情趣。尾联写自己心旷神怡,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心情。
【答案】
①“樗散真成癖”:形容樗木散乱不堪,比喻自己对樗木的喜好。②“支离”:散乱;不整齐。③“林深多绿藓”,“地僻少红尘”:写自己独处幽深的山林,远离尘嚣。
译文:
我爱好樗树,真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就像樗树一样支离破碎。在树林深处,绿色的苔藓随处可见,偏僻的地方很少见到人烟。经常与朋友一起举杯畅饮,有时也写一些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怀。虽然清风吹拂着,但我觉得这是无边的乐趣,这足以证明我的性情是天真的。
赏析:“闲居漫兴”是说作者闲居无事,随意写些诗词。首联两句写自己对樗(臭椿)的嗜好,以及由此造成的支离破碎的状态。作者对樗树的喜爱,源于樗木之性,“樗散”二字,便将樗木的特征生动地刻画了出来。“真成癖”三字,更是直接点出作者因樗木而养成的嗜好,表现出一种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两联描写作者闲居生活的情态。第二联写自己独处在幽深的森林中,远离喧嚣尘世的生活。第三联写自己与友人饮酒作诗的情趣。第四句“酒熟频留客”,表明作者常以好客著称,他喜欢与朋友在一起饮酒作诗。第五句“诗成不寄人”,则是说作者作诗之后,往往不轻易寄给他人,而是独自欣赏或把玩。
最后两句写自己心旷神怡,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心情。尽管身处偏僻、无人知晓的境地,但作者却能“清风无限乐”,这是何等的惬意!“即此见天真”,既是对这种心境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天性的肯定。全诗通过对自身闲居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