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陶公手种来,山中风雨老莓苔。
伫看贡入明堂用,还似当年宰相才。

【注释】

曾:过去;陶公:陶渊明。

山中风雨老莓苔:山上的风和雨使松树长满了青苔,变得苍老。

伫看贡入明堂用:看着这些松树被进贡到皇宫里供人观赏。

还似当年宰相才:这些松树就像当年陶渊明那样有才能。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田园时所作,写诗人对那些曾经在仕途上取得成就,但最终归隐田园,以种松养性的人的颂扬。首句点题,“曾是”两字表明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陶渊明是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哲学家,他辞官归乡后,过着清贫而恬静的生活。他的田园诗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擅长表现自然美,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率深沉。这首诗就是一首赞颂陶渊明的诗歌。

次句写诗人自己。诗人说,这些松树生长在山上,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已经苍老了。这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诗人借此表明,尽管自己在政治上遭遇了重重挫折,但并没有像这些松树一样被风吹雨打而变得苍老枯萎,而是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青春和活力,依然保持着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这是诗人对自己坚韧品格的自励,也是对自己前途的乐观自信的表达。

第三句则是对前面两句的升华。诗人说,这些松树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被皇帝所赏识,被选作进贡之物,用来装饰皇宫,供人们欣赏。这不仅是对这些松树本身的赞美,更是对陶渊明本人的赞誉。因为陶渊明曾经担任过太守等职,也曾为官一任,但最终却选择辞官归隐,与世无争,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态度,正是这些松树的精神所在,也是诗人所推崇的。

最后一句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诗人说,这些松树就像当年那位才华横溢的宰相一样,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是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那些曾经有过辉煌成就,但在晚年选择了归隐的人的赞扬。

这首诗是一首颂赞陶渊明的诗歌,通过描绘这些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那些曾经有过辉煌成就,但在晚年选择了归隐的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