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头射长空,塞马南下牧。
封疆失固守,老稚遭杀戮。
陇上掠牛羊,天阴闻鬼哭。
岂无当世雄,可比卫与霍。
长驱十万师,横行净沙漠。
【注释】
旄头:指星名,即旄牛。古代传说中旄牛角有角力之能,所以用“旄”字来借代。射长空:指星名,即牵牛星。射,通“摄”。
塞马:塞外的骏马。牧:放牧。
封疆:国土。
老稚:老人和孩子。
陇上:陇山之南。陇山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掠牛羊:抢夺牛羊。
天阴:天气昏暗。阴,阴暗。
鬼哭:鬼哭声。
当世雄:当代的英勇人物。
卫、霍:汉初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净沙漠:打扫沙漠。
【赏析】
《感寓》是一首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七言歌行体诗。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四句写战争的残酷,第二段四句写战争的惨痛,第三段两句写诗人的愤慨心情。此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以“感”为题,首句写星名“旄头”,暗喻战争。接着写战争的残酷,“塞马南下牧”一句,点出“牧”字,说明战争使边疆的马儿向南飞奔,失去控制,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形象化概括。
第二句“封疆失固守”一句,指出由于战事不断,国家领土日益丧失,边疆防线被敌人突破。“守”字突出了边防军将士的坚守职责,他们本应该保卫国土,但面对强敌,却无能为力;“失”字则写出了战争带给国家的灾难——国土沦陷,国破家亡。
后四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老稚遭杀戮”,表明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无辜的老弱妇孺也难逃厄运。“陇上掠牛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中人民遭受的苦难。“天阴闻鬼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悲剧场景——天空阴沉,仿佛可以听到鬼哭声。“岂无当世雄,可比卫与霍”,“难道没有当今的英雄?他们的业绩可以与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相提并论。”这一句既是对英雄的赞美,也是对战争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英雄出现,拯救危难中的国家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