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室团菁茅,禅心湛虚寂。
去岁舂陵来,萧然寄高迹。
贝叶坐翻经,篝灯寒照壁。
万虑了无营,一盂饭昏夕。
松关疏雨鸣,竹坞幽泉滴。
入定起来迟,昙花满身积。

【注释】

丈室:僧房。团菁茅:即团菁草,一种植物名。禅心:禅宗之心。湛虚寂:湛然清静。去岁舂陵(今湖南省宜章县)来:上年春天来到此地。萧然:寂寞冷落的样子。寄高迹:寄身于高尚的志业。贝叶:佛经用贝壳作卷轴。坐翻经:坐着翻阅经书。篝灯:燃火煮茶或照明之用具。寒照壁:灯光照着墙壁。万虑:一切烦扰。了无营:没有牵挂。一盂饭昏夕:一碗饭吃完,天色已晚。松关:山间小路旁的松树。疏雨鸣:稀疏的雨声在树林中回响。竹坞:竹林环绕的空地。幽泉滴:泉水在竹林中流淌。入定:入定打坐。起来迟:起床时间较晚。昙花:一种植物,花期短而美丽。满身积:身上落满了花瓣。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柳柳州赠诗江华长老之作。首联写自己住的地方,“丈室”指和尚的住房,“团菁茅”是一种草,这里代指僧人的居室。颔联描写自己到江华人境后的情况,“舂陵”即今湖南宜章县西,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学府,“来”字说明诗人是去那里拜访一位长老。颈联写自己在长老处的生活,“贝叶”是佛教经典所用的纸张,“坐翻经”即坐在寺院里读经书,“篝灯”指点燃火把照亮经书,“寒照壁”则说火光映着墙壁,形象写出了夜晚读书的情景。尾联写自己生活很简朴,“松关”指山间的小道,“疏雨”“竹坞”“幽泉”都渲染出一种空山夜雨的气氛,最后两句写自己入定打坐,但起床稍晚,“昙花”则是佛教用语,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修行,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入定,但没有达到悟道的境界,所以身体被花瓣覆盖,这既表明了诗人对自己修行状态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渴望。

全诗从作者住的地方、到江华后的情况、在江华的生活以及在江华的修行状况四个方面展开叙述,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清新,充满了禅意和佛性,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