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愁倚月明中。
思君如木叶,黄瘦怯西风。
诗句原文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愁倚月明中。
译文
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理那破旧的织布机。
思念你犹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释
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思君如木叶,黄瘦怯西风。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和草木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自君之出矣,愁倚月明中。
思君如木叶,黄瘦怯西风。
诗句原文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愁倚月明中。
译文
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理那破旧的织布机。
思念你犹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释
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思君如木叶,黄瘦怯西风。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和草木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富阳:今浙江杭州富阳。 渺渺:渺远貌,指江村路遥远而辽阔。 扁舟:小船。薄暮:傍晚。 人家:指农家茅舍。竹坞:竹林环绕的村庄。 潮声:海潮的声音。山阿:山脚,这里指南面的山坡。 雁影:大雁飞过留下的影子。 棹郎歌:船夫唱的歌。 【译文】 远远望去,江村路漫长而宽阔,我乘着小舟在这傍晚时分经过。 村庄里房屋连着竹林,野火在山脚下燃烧。 秋风吹来雁群惊起,远处传来海潮阵阵声响。 推开船篷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清河” - 关键词:“日暮”和“劳行役” - 注释:诗的开头提到了“清河”,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清河附近进行某种工作或活动。 - 赏析:首句为诗歌定下了基调,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仍在劳作。 2. 翻译: - “日暮劳行役” - The sun sets on the laborious journey. 3. “官河驻短篷” - 关键词
注释: 舟中杂咏 其一:在船中吟咏的诗歌。 买得扁舟稳,浑如米氏船。 看山篷屋坐,待月柁楼眠。 鸥静偏怡趣,鱼多不论钱。 南风十日好,百丈漫须牵。 译文: 买得小船安稳,如同米芾的船只一样。 在篷屋里看山,驾着舵楼上的船睡觉。 鸥鹭静止更显雅趣,鱼儿繁多不值一提。 南风吹拂十天好,百丈长绳要牵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上吟咏的作品。全诗以“舟中杂咏”为题,共四句,每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暮过山寺 寂静的南朝寺庙,荒凉地坐落在郊野。 夕阳下僧人清扫落叶,秋雨中燕子离开旧巢。 断石横卧在草丛中,残存的小龛半掩着茅草。 道旁泉水涌出碧波,仿佛是虎奔跑过的踪迹。 译文: 寂静的南朝寺庙,荒凉地坐落在郊野。 阳光下僧人正在扫叶,秋雨中燕子离开了旧巢。 断石横卧在草丛中,残留的小庵半被茅草覆盖。 道边的泉水涌出碧波,仿佛是猛虎奔跑过的踪迹。 注释: 1. 寂寂南朝寺:寂寂,寂静无声
诗句释义 - 离群应已久:离开了群体,已经很长时间了。 - 远地只孤飞:在远方的地方独自飞翔。 - 月冷呼声疾:月光寒冷,叫声显得急促。 - 云闲顾影稀:云层悠闲地注视着身影稀少。 - 萧萧蒲苇老:萧瑟的风吹过芦苇,使之变得衰老。 - 粒粒稻粱微:一粒粒稻谷和小麦都显得微小。 - 几夜回塘梦:连续几个夜晚回到池塘里做着梦。 - 分明向北归: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向北飞行。 译文对照 -
注释 吴江:即太湖,在今江苏省。 挂席:指乘船。 长吟:即长啸,大声地吟咏。 轻凫(fú):野鸭。 鲜鲫(jì):鲫鱼。 丝筒:细竹筒。 照水蒹葭白:照在水面上的蒹葭(一种植物)是白色的。 酣霜橘柚红:橘子和柚子在霜中成熟,颜色是红的。 豳风:《诗经》中《国风》的一部分,是周代西周末年、春秋初年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乡土民情淳朴美好。 赏析 此篇是写诗人行舟于吴江道中所见之景
注释: 1. 去去朝京国:意为匆匆前往京城。 2. 图书满画船:意味着在旅途中,满载着书籍和文物。 3. 丹枫连水驿:形容丹枫如火,与水边的小驿站相映成趣。 4. 白鸟没江烟:描绘江面上白鹭飞翔的景象。 5. 候吏朝挝鼓:描述早晨,当值的官吏击打战鼓的场景。 6. 渔歌夜扣舷:描绘夜晚,渔民唱着歌声,拍打着船舷的情景。 7. 盛时官况好,何异去登仙: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句释义 1 小隐东林地:在东林的一个小角落里隐居。东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特定的地点名称。 2. 身闲岁月忘:由于隐居,身体闲适,时间流逝也仿佛忘记了。 3. 曲池山倒影:池塘边山景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4. 虚阁水生凉:空旷的阁楼里,水生凉意。 5. 雨润琴丝慢:雨水滋润着琴弦,使得弹奏起来更加缓慢柔和。 6. 风薰药臼香:微风拂过药臼,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可能指的是制作中药的场景。 7
日暮添乡思,孤舟宿广陵。 ——日落时分,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独自乘坐小船在广陵过夜。 晚风摇酒旆,寒雨湿渔罾。 ——晚上的微风中,飘扬着酒家的旗帜;寒雨中,渔翁的渔网被雨水打湿。 影暗原头树,光微渡口灯。 ——在原野上,树木的影子昏暗;在渡口,微弱的光芒闪烁。 故园何处是,归梦杳难凭。 ——我不知道家乡在哪里;归家的梦渺茫难以实现。 注释: 广陵:古县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翘首金台道,孤舟几日程。 陇(lǒng)云迷客梦,江月照离情。 远水连天白,高河下露清。 不堪凉夜永,蟋蟀近人鸣。 【赏析】: 《舟中杂咏·其四》,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翘首金台道,孤舟几日程”,点出诗人乘船在水上行进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自己的心境。金台道,指代京城长安的道路。诗人登上舟船,遥望远方的京城长安,不禁想起自己远离故乡、宦游他乡的辛酸历程
猛虎行 长林白日暮,凄风起山城。猛虎初负嵎,狰狞谁敢撄。 狐狸左右窜,父子逐逐行。磨牙若张戟,掉尾如树旌。 虎行不可近,虎怒能咥人。吁嗟冯妇慎勿轻,古今谁是裴将军。 【注释】 猛(měng): 凶猛。 长林白日暮:长林,指树林茂盛的地方,白日,太阳,暮,傍晚。 凄风起:冷风吹来。凄,寒冷、凄凉。 负嵎(yú):背向险要的地方。 龇(shì):张嘴的样子。 撄(yīn):触。 左右:东边和西边
春晓曲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桃花盛开,红艳如霞。柳条垂挂,嫩绿如丝。春风拂面,暖意融融。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燕子归来,衔来春色。鸟儿啼鸣,悦耳动听。花开满地,五彩斑斓。花瓣飘落,如诗如画。 春日里,人们踏青赏花,欢声笑语。孩童们追逐嬉戏,快乐无比。大人们闲聊家常,其乐融融。春天的阳光,照进人们的心扉,温暖人心。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花儿的香气,沁入人们的心田
丽情曲 海棠雨歇春夜长,辘轳惊梦飞鸳鸯。 玉肌苦怯东风急,帐冷流苏熏绣裳。 起来窥镜倦梳洗,玄云满犀飞不起。 玉麟金爵翠翘新,似与春光斗明媚。 花床晓雾香蒙蒙,春困泥人星眼朦。 帘钩鹦鹉隔窗语,怪杀东君深浅红。 试呼小翠卷朱箔,一双黄蝶花间落。 译文: 海棠花雨刚停,春天的夜晚格外漫长。梦中惊醒,看到一对鸳鸯在窗外飞翔。春风如刀割肤般让人感到疼痛,我瑟缩着,不敢动弹。帐中暖气渐渐散去
【注释】 (1)刺促:急促。 (2)分明哭:形容哭的声音清晰。 (3)生死常相随:指夫妻之间生死与共的誓言。 (4)中道生乖阻:中途产生矛盾而分离。乖,违背。 (5)弃妾红颜不如土:意谓自己被遗弃后的容颜如同泥土一般。 (6)弓鞋窄小荆棘多:指女子穿的弓鞋,因窄小而难以行走,路上荆棘丛生,步履艰难。 (7)浮云:喻人生如梦,飘忽不定。 (8)糟糠:比喻贫贱生活,也用来称妻子和丈夫之间的恩爱。
拜月词 古代诗意表达与艺术美感展现 1. 诗词原文 拜月下高堂,满身风露凉。曲阑人语静,银鸭自焚香。 昨宵拜月月似镰,今宵拜月月始弦。直须拜得月轮满,应与嫦娥得相见。 2. 词语注释 - 拜月:指在月光下进行祭祀仪式 - 高堂:指高耸的堂屋 - 风露凉:形容天气寒冷 - 曲阑:栏杆 - 银鸭:指焚烧用的银质鸭子 3. 译文解析 - 昨夜月亮如同镰刀,今夜月亮刚升起 -
惜花行 桃花非红李非白,宦游见此真奇色。天机制出云锦裳,灿烂文章斗奇绝。 年年花发正薰风,不与桃李争妖秾。高处旋添蛾子绿,低丛轻拆鹤翎红。 紫檀和屑飞香雾,金粉团星贴云母。上枝下枝参差开,不用花奴催羯鼓。 花正开,人正少,把酒看花惜花好。底须铃索护芳菲,但愿花时风雨少。 此花已为人爱惜,彩槛移春忆当日。有花有酒即为乐,莫待花飞空太息。 花飞飘泊不足怜,人生安得长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