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促何刺促,出门不敢分明哭。忆初痴小嫁君,时自谓生死常相随。
谁知中道生乖阻,弃妾红颜不如土。弓鞋窄小荆棘多,掩泪行寻旧时路。
浮云上天归有时,君心一失那能回。糟糠不忘如再好,重磨荆钗与偕老。

【注释】

(1)刺促:急促。

(2)分明哭:形容哭的声音清晰。

(3)生死常相随:指夫妻之间生死与共的誓言。

(4)中道生乖阻:中途产生矛盾而分离。乖,违背。

(5)弃妾红颜不如土:意谓自己被遗弃后的容颜如同泥土一般。

(6)弓鞋窄小荆棘多:指女子穿的弓鞋,因窄小而难以行走,路上荆棘丛生,步履艰难。

(7)浮云:喻人生如梦,飘忽不定。

(8)糟糠:比喻贫贱生活,也用来称妻子和丈夫之间的恩爱。

(9)荆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形似一束荆条。

(10)偕老:同甘共苦地度过余生。

【赏析】

《去妇词》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为悼念亡妻而作。全诗以“去妇”为核心,通过描写其出嫁前后的不同情景,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之情。

首句“刺促何刺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出门时不敢高声哭泣,生怕惊动了正在门外等待的妻子。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当初嫁给丈夫时的痴心与天真:“忆初痴小嫁君,时自谓生死常相随。”那时,他以为与妻子的爱情会像天地般永恒不变,无论生死都能相伴左右。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了,因为后来夫妻二人之间出现了矛盾与疏远。

“谁知中道生乖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离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之间曾经的亲密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句中的“中道生乖阻”既指两人之间的感情破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下来“弃妾红颜不如土”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遗弃后遭受的侮辱与伤害。她的美丽如同泥土一般,无法挽回自己的尊严。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

最后两句“浮云上天归有时,君心一失那能回”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作者用“浮云”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自己的情感也随之飘散。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糟糠不忘如再好,重磨荆钗与偕老。”即使现在妻子已不再在身边,他仍然记得过去的美好时光,愿意再次携手共度余生。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去妇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昌龄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才华与深沉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