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词(南北朝后期始称)中用于配筝的曲调叫“绿意”。此外,此曲还用以名一种旧有歌曲体裁。《全唐诗》记载:初从宫人张稚娘所作,后传至杨崇文之子曰云奴、柳师山等,并使广泛流传。
词本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小文章、短歌或诗歌变体,但到了唐代这种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皇帝常出其下诏书。唐大中五年(851)二月,皇上下旨:内殿以曲子传示宫人张稚娘等学习,并作《绿意》一词送给杨崇文之子柳师山,让其演唱,以此表扬后妃及宫人的文化素养与才艺。所以此词名的由来是源于一种音乐形式而非古代诗词中的“格律”。
乐府词(南北朝后期始称)中用于配筝的曲调叫“绿意”。此外,此曲还用以名一种旧有歌曲体裁。《全唐诗》记载:初从宫人张稚娘所作,后传至杨崇文之子曰云奴、柳师山等,并使广泛流传。
词本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小文章、短歌或诗歌变体,但到了唐代这种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的皇帝常出其下诏书。唐大中五年(851)二月,皇上下旨:内殿以曲子传示宫人张稚娘等学习,并作《绿意》一词送给杨崇文之子柳师山,让其演唱,以此表扬后妃及宫人的文化素养与才艺。所以此词名的由来是源于一种音乐形式而非古代诗词中的“格律”。
【赏析】 此词为咏绿牡丹之作。上阕写春色,下阕写花容;先写其貌,后写其神。 起句“绿意绿牡丹”点明主题。“绿”字用得巧妙。牡丹本是国色天香的花卉,而“绿”字却给人以淡雅之感。牡丹本就“红紫芳菲间”,但“绿意”更显其清幽之态。作者在《题画》中曾自云:“欲将诗画比西施,须著胭脂与粉脂。”这里,“绿意”就是“粉脂”。 “花开顷刻”二句承前启后,以景衬情。“把好春占断”一句
【注释】 湘流碧玉:湘江的水流像碧玉。湘水是湖南省的一条大河,发源于广西兴安。湘江流域盛产竹子和楠木等名贵木材。 正浦云平处:指船停泊在平静的水面上,天空与水面连成一色,如同白云漂浮。 世外仙源:世外桃源。 三径丛兰更绿:三条田间的小道上长满了绿色的野草。 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小车,用板做成,便于携带。这里借指隐居的简朴生活的车子。 禁钟边角:皇宫里报时的钟声。 纺镫宵读:用纺车的灯来照亮读书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位女子在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内心的孤独。 诗句释义: - 绿意·绿胡蝶:这里的“绿”可能是指春日的绿色植物,而“绿胡蝶”可能是对花蝴蝶的一种比喻,因为蝴蝶常常被描述为绿色的。 - 槐阴午翳: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槐树形成的阴影。 - 看珊珊翠袖,苔砌轻曳:看着那些穿着翠绿色袖子的女子,在苔藓覆盖的台阶上轻盈地走动。 - 薄翅修眉,半臂螺痕,似浴春波犹腻:她的翅膀轻薄
诗句解释: 1. 绿意: 描述的是王百谷赠给马湘兰小印拓本上的篆文,“听鹂深处”是印上的图案和文字。 2. 群莺声乱: 形容春日里鸟鸣声的嘈杂。 3. 记双柑共擘,倚阑听倦: 描述两人一起享用双柑,靠在栏杆上聆听,直到感到疲倦。 4. 小篆镌华,翠石玲珑,字字惹伊悽恋: 描述的是小印上篆文的精致,以及它引发的深深情感。 5. 飞残柳絮芳园寂,奈梦痕、草桥人远: 形容春天的花园寂静无人
诗句: 1. "绿意赋绿菜" - 描述诗人采摘的新鲜蔬菜,绿色如同诗中的主题。 2. "终朝采绿" - 表明这是一天的工作,诗人在早晨就起床去采集绿色的蔬菜。 3. "奈涧深水冷,曾不盈掬" - 描述了山涧的深处水流寒冷,以至于连一捧都装不满。 4. "晞发阳阿,怀远伤今,无言自媚空谷" - 描述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地方(阳阿)晒着头发,心中怀念远方的人和事,但因为无法言说,只能默默地赞美自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绿意/疏影·新绿 阑干六六,指的是栏杆上的花纹,六六表示六个菱形的花纹。 有鹧鸪宛转,吟到愁曲。鹧鸪是一种鸟类,它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表达忧愁和思念之情。这里说“有鹧鸪宛转”,意味着有人在唱歌或者吟诵,声音婉转而悲伤。 褪尽缃桃,春隔黄昏,苔花飐上屏烛。 缃桃是指浅黄色的桃花,褪尽的意思是凋谢殆尽。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即将过去,桃花已经凋零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词作。全词以“绿”字为贯串,上阕写明月之“绿”,下阕写月色之美;上阕从“倚来脉脉”、“银灯琼笛”等处,写出了对月怀人之情,而下阕则从“翡翠江乡”、“绛仙喜抹波斯黛”等地方,写出月夜之美;全词结构严密,意境清丽,风格婉约。 【注释】 绿:绿色 寄:寄托 倚来脉脉(mò mò):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待思量媚汝(wèi xīng āng nǔ):等你想念我 银灯(yín
绿意新荷叶, 田田无数。 自第三桥畔,遥接洲渚, 榆荚同圆,柳线难穿, 翻解买将春去。 折来未是佳人镜,全不碍、游鱼跃处。 爱乘凉、几点蜻蜓,立向中心擎住。 那似闹红时候,采香人未到, 若个延伫。 点点青青,散漫澄波, 已觉清芬徐度。 碧筒待到飞觞日,又一叶、一花相妩。 记西风、撩乱池塘,剪烛夜深听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荷塘风光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姜夔的作品,描写了一幅蕉花画卷中的秋景。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绿意嫏嬛仙馆蕉花画卷 -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画中蕉叶翠绿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凉雨足。正乍回晓梦,天影都绿。半拓吟窗,忽见低垂,重重芳意如蹙。 - 第二句到第四句,描绘了早晨醒来时,感受到的清凉和新凉,以及蕉叶在雨后更加青翠的美景。 煮茶烟澹秋痕瘦,□墙角、一枝寒玉。笑美人、别逞妖妍,小露红情犹俗。-
绿意·联句寄仲鲁编修志钧即咏其事 湘华梦影。可西风昨夜,几回吹醒。犹记盈盈,楼上黄昏,瞥见游春鞭镫。开门笑语红襟燕,休负了、海棠栖稳。天涯别有桃源,误却璚枝芳信。 注释:湘华梦影:湘水边上的美景如同梦境一般,美丽动人。西风昨夜:昨晚的西风已经吹了好一阵。几回吹醒:我被西风吹醒了好几次。犹记盈盈: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优美。楼上黄昏:我在楼上看到了黄昏的景象。瞥见游春鞭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