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戎之越岂能羁,拜母还官定有期。
屈贾有才当用日,仪秦多辩正逢时。
潮平江阔曹娥庙,木落山空夏禹祠。
政隙好探风土胜,莫将孤剑倚天涯。

诗句释义:

  • 抚戎之越岂能羁:抚,安抚;戎,指边境的战事。在越国(今浙江)进行安抚工作,不能随意限制或束缚。
  • 拜母还官定有期:拜,拜见;还,回归;官,官职。回到越国后,会有确定的日期。
  • 屈贾有才当用日:屈,指屈原;贾,指贾谊。这两个人都有才华,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得到重用。
  • 仪秦多辩正逢时:仪秦,指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辩,指善于辩论。这些人擅长辩论,正好赶上了合适的时机。
  • 潮平江阔曹娥庙,木落山空夏禹祠:潮平,指潮水上涨,江面变宽;曹娥庙,位于杭州;木落山空,指树叶凋落,山林空旷,这里可能暗指夏禹治水的遗迹。
  • 政隙好探风土胜,莫将孤剑倚天涯:政隙,政治间隙;风土胜,指当地的风土人情;孤剑,形容一个人孤独地面对困境;倚天涯,指依靠远方。

译文:

安抚边疆的越国人怎能随意限制他们?回到越国后,你会有确定的日期。屈原和贾谊都有才华,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得到重用。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的辩才出众,正好赶上了合适的时机。杭州的潮水上涨,江面变宽,曹娥庙前风景如画;树叶凋落,山林空旷,这里可能是夏禹治理洪水的遗迹。在政治斗争中要小心谨慎,不要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国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以“抚戎之越岂能羁”开篇,强调了对越国民众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着,诗人通过对屈原、贾谊等人的评价,展示了自己对他们才华的肯定和对他们未来的期许。最后,诗人以“政隙好探风土胜,莫将孤剑倚天涯”作为结语,表达了对政治斗争的警觉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