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
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
矌野饶寒气,四望但寂寥。
严霜下丰草,朔风鸣枯条。
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
白日隐馀照,玄阴晻层霄。
鸣毂无停轮,嘶马不解镳。
飞鸟夕知还,征途何迢迢。
无以慰苦辛,兴言自成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推断全诗的含义。“矌野”的矌是通假字,同“旷”,“四望”的意思是“远望”。

【译文】

行走在旅途上真是苦不堪言,劳累的人知道道路多么遥远。忽然间一年将要过去,客居他乡心中十分不安。田野空旷寒气逼人,远望只见一片寂静。严霜下覆盖着丰茂的草丛,朔风中吹响了枯枝。浮云像车盖一样飘起,坚冰像桥一般结成。白天太阳隐藏余辉,昏暗笼罩着层层霄汉。车轮不停地转动,马嘶鸣不停声。傍晚时知归鸟知道飞回,征途多么漫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安慰自己,只好吟出自己的歌谣。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旅途为背景,抒写了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行役之悲。诗的前六句写旅途之苦,后六句抒漂泊之悲,最后两句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首联写旅途辛苦,劳碌之人知道路途遥远。诗人用“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两句,表现了旅途的辛劳与艰辛。

颔联“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写出了诗人的迷茫与孤独。

颈联“矌野饶寒气,四望但寂寥”,描写了旅途中所见之景——辽阔原野上弥漫着寒意、空旷无垠,令人感到凄凉孤寂。

尾联两句“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则又表现出一种豪迈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异乡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惆怅之情。

参考译文:

旅途艰难,劳碌之人知道路途遥远。忽然间一年将要过去,客居他乡心中十分不安。田野空旷寒气逼人,远望只见一片寂静。严霜下覆盖着丰茂的草丛,朔风中吹响了枯枝。浮云像车盖一样飘起,坚冰像桥一般结成。白天太阳隐藏余辉,昏暗笼罩着层层霄汉。车轮不停地转动,马嘶鸣不停声。傍晚时知归鸟知道飞回,征途多么漫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安慰自己,只好吟出自己的歌谣。

赏析:

《行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旅途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怀乡思亲之情和羁旅之苦、行役之悲。诗的前六句写旅途之苦,后六句抒漂泊之悲,最后两句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首联“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劳碌。“苦日短”,指行程短暂而艰辛。“劳人知路遥”,写出了行人的劳瘁和长路的迢遥。“苦”、“短”“劳”、“遥”四个词,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旅途之艰险,又写出了行人的艰辛。

颔联“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写出了诗人的迷茫与孤寂。“忽忽”,指岁月匆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客心”,即游子之心。“摇摇”,形容内心空虚,无所依傍。诗人借“岁云莫”(岁暮之时,云色渐昏)这一意象,表达出游子在外,身不由己、漂泊无定、前途未卜的愁苦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颈联“矌野饶寒气,四望但寂寥”,描写了旅途中所见到的凄冷景象。这里“矌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矌”是通假字,同“旷”,“矌野”意为广阔无际的原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冷落、空旷寂寥的画面。原野上寒风凛冽,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盖;四下里只有无边无际的荒原,让人感到凄凉孤寂。

尾联“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又表现出一种豪迈乐观的精神。“浮云”,比喻飘泊不定的流民,也比喻诗人自己。“坚冰”喻指战乱、动荡的社会形势。这两句将诗人比作飘泊不定的流民,将社会形势比作坚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此诗以旅途为背景,抒写了思乡之情和羁旅之苦、行役之悲。诗人用“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两句,表现了旅途的辛劳与艰辛。“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迷茫与孤独。“矌野饶寒气,四望但寂寥”描写了旅途中所见到的凄冷景象。“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又将诗人比作飘泊不定的流民,将社会形势比作坚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