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青蟠空,下映犍为江。江滨有孝娥,自名叔先雄。
娥父为功曹,冉冉趋府中。泛舟越洪涛,捐躯以凶终。
娥也痛父死,临渊矢相从。练囊封儿臂,珠环系儿躬。
寄言与兄别,别去不再逢。宁假鼋鼍梁,直下蛟龙宫。
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死抱父尸出,依泊葶花丛。
戚党悲复感,闾里唁且哄。风谊动今古,庙貌森穹崇。
文纪与令伯,祠墓相西东。解使犍为县,永作忠孝邦。
岷之山,石可泐。犍之江,波可竭。千秋菊兮万春兰,孝娥之名焉可灭。

【注释】

①岷山青蟠空:指四川的岷山,青色的山脉环绕着大地。

②下映犍为江:下照在犍为江(今四川乐山市青衣江)上。

③自名叔先雄:自己给自己取名叫叔先雄。

④娥父为功曹:娥的父亲担任官署中的功曹。

⑤冉冉趋府中:缓慢地走向官府中。

⑥泛舟越洪涛:泛舟过长江。越:渡越。

⑦捐躯以凶终: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献出了生命。

⑧娥也痛父死:娥也很悲痛父亲的去世。

⑨临渊矢相从:面对深渊时发誓要跟随父尸。

⑩练囊封儿臂,珠环系儿躬:用白色的练布缝制了口袋,将儿子的手臂包起来,用珍珠串起,系在儿子的身上。

⑪寄言与兄别,别去不再逢:告诉兄长,以后不要再见面了。

⑫宁假鼋鼍梁:宁愿舍弃鼋、鼍的脊梁。鼋、鼍:两种水生爬行动物,生活在水里。

⑬直下蛟龙宫:径直向蛟龙宫走去(比喻到极远的深水中)。

⑭川后垂玄鉴:川后有深潭,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一切。

⑮江妃怜丹衷:江神同情她的忠心。江妃:江神。

⑯死抱父尸出:死后还抱着父亲的尸体走出。

⑰依泊葶花丛:靠在葶花丛中(比喻死在水草丛中)。

⑱戚党悲复感:悲伤的同僚们又感到悲愤。

⑲闾里唁且哄:邻里百姓都来吊唁并议论纷纷。

⑳风谊动今古:正义感人古今。

㉑庙貌森穹崇:庙宇宏伟壮丽。

㉒文纪与令伯:文纪和令伯都是古代忠烈之士。

㉓祠墓相西东:祭祀他们的坟墓在东边,他们的名字则在西边。

㉔解使犍为县,永作忠孝邦:被派去犍为县做官,永远做一个忠孝的人。

【赏析】

《孝津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篇五言古诗。诗中描写了一个叫娥的女子,她的父亲因公事殉职,娥含恨而死的故事。全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娥的事迹,歌颂了忠臣义士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首联“岷山青蟠空,下映犍为江。”写峨嵋山青翠欲滴,山峰连绵不断,山下便是犍为江。这两句为下文写娥父之死做了铺垫。峨眉山巍然屹立于蜀地,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景色十分壮观。山下的犍为江波平如镜,江水清澈,倒映着青山。这里既是娥父生前工作的地方,也是他遇难的地方。这一句既点题,又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次联“江滨有孝娥,自名叔先雄。”写峨嵋山下有一个女子,她的父亲姓叔先,是个英勇善战的将领。这句诗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三联“娥父为功曹,冉冉趋府中。”写娥的父亲担任了一个小官,慢慢地往官府的方向走。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四联“泛舟越洪涛,捐躯以凶终。”写娥乘船过江,冒着生命危险去投水自尽。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行动,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五联“娥也痛父死,临渊矢相从。”写娥非常悲痛,面对深渊发下誓言,要随父亲的尸体而去。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行动,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六联“练囊封儿臂,珠环系儿躬。”写娥用白布把儿子的手臂包起来,用珍珠串子系在自己的身上,准备跟随父亲的遗体一起投江。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行动,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七联“寄言与兄别,别去不再逢。”写娥告诉哥哥,以后不要再见我了。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行动,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八联“宁假鼋鼍梁,直下蛟龙宫。”写娥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也要追随父亲的尸体投江。这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行动,也为下文写娥父之死作了铺垫。

第九联“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写岷山深处有一片清潭,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一切;江神同情娥的忠心。这两句既交代了地点,又表现了江神对娥的同情。

第十联“死抱父尸出,依泊葶花丛。”写娥死后还抱着父亲的尸体走出,倒在水草丛中。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表现了娥对父亲的依恋和不舍。

第十一联“戚党悲复感,闾里唁且哄。”写悲伤的人群又感到悲愤,邻里百姓都来吊唁并议论纷纷。这两句话既交代了事件的影响范围,又表现了人们的愤怒和惋惜之情。

第十二联“风谊动今古,庙貌森穹崇。”写正义感人古今,庙宇宏伟壮丽。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人们对娥的崇敬之情,又表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第十三联“文纪与令伯,祠墓相西东。”写文纪和令伯都是古代忠烈之士,祠庙的墓碑在西边,他们的事迹在东边。这两句话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又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第十四联“解使犍为县,永作忠孝邦。”写被任命为犍为县的官员,永远做一个忠孝的人。这一句话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又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祝愿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