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镜露云头。金波水面浮。水晶宫、今夜中秋。唤取官奴吹玉笛,香雾湿,锦云留。
二客亦风流。螂川泛小舟。问何如、赤壁黄州。坡老有灵应鼓掌,天地寄浮蝣。

唐多令·中秋与夺客泛舟

《月下邀风》

明月当空照,银波荡无疆。水晶宫里赏中秋,玉笛声中香雾满、锦云长。

二友皆风流,小舟笑问长江。何似赤壁与黄州?天地间,浮蝣轻舞、任逍遥。

注释:

  1. 这首词的标题是《唐多令·中秋与夺客泛舟》,作者是明代诗人杨慎。
  2. “飞镜露云头”中的“飞镜”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露云头”形容月亮从云层中露出的景象。
  3. “金波水面浮”中的“金波”是指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的金色波纹。
  4. “水晶宫”指的是天上的宫殿,这里用来比喻中秋时的美景。
  5. “官奴吹玉笛”中的“官奴”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仆人或乐师,他们吹奏玉笛助兴。
  6. “香雾湿”中的“香雾”是指飘散在空中的香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7. “锦云留”中的“锦云”可能指的是五彩斑斓的云朵,它们在空中飘动,给中秋之夜增添了美丽的景象。
  8. “二客亦风流”中的“二客”可能是两位朋友,他们一同出游,享受着中秋的欢乐时光。
  9. “螂川泛小舟”中的“螂川”可能是一条小河或湖泊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小船在水中行驶的场景。
  10. “问何如、赤壁黄州”中的“赤壁”和“黄州”都是著名的历史景点,分别位于湖北省和江西省,这里用来比喻中秋时的美丽景色。
  11. “坡老有灵应鼓掌”中的“坡老”可能指的是苏轼,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用来形容他的灵性和才华。
  12. “天地寄浮蝣”中的“浮蝣”是一种昆虫,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好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中秋时的浪漫气氛,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