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旋转向阳春,忽见寒梅放萼新。
玉宇璚楼腾紫气,很山雁塞净红尘。
雪中欲访戴安道,剡曲徒思贺季真。
病起暖风吹短鬓,五陵谁是倦游人。
岁暮病中次司勋侄韵
乾坤旋转向阳春,忽见寒梅放萼新。
玉宇璚楼腾紫气,很山雁塞净红尘。
雪中欲访戴安道,剡曲徒思贺季真。
病起暖风吹短鬓,五陵谁是倦游人。
【注释】
乾坤:天地。
旋:回旋、运转。
乾坤旋转向阳春:天地转动,春天来临。
玉宇:玉砌的宫殿。
璚(fán)楼:美玉砌成的楼阁。这里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很山: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西北,为五岳之一。
戴安道:东汉人,字宾王,隐居不仕,与陶潜同好。
剡(shàn)曲:古水名,即剡溪,又名永嘉江,流经浙江东部诸县。
季真:晋代人,姓许名由,字季真。
病起:起床。
五陵:泛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即霸陵、茂陵、平陵、阳陵、茂陵。这里借指京都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作的七律组诗中的一首,写于大历二年(767)初秋。当时杜甫因“三大礼”(祭祀、朝会、宴飨)而赋诗,后得赦免,遂定居夔州。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十六个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浑融,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乾坤旋转向阳春”,总写时序之转和新春之到。诗人抓住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颔联“玉宇璚楼腾紫气,嵩山雁塞净红尘”,承上启下,以壮丽的景象抒发壮阔的胸怀。
颈联“雪中欲访戴安道,剡曲徒思贺季真”,点出题旨。诗人在雪中欲访戴逵,想从他那里得到养生延年的秘诀;在剡溪边思念贺知章的高尚品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这两位先贤的崇敬,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尾联“病起暖风吹短鬓,五陵谁是倦游人”是说:我病愈之后,暖风拂动着我那稀疏的白发,在这繁华的京城里,还有谁像我这样厌倦了仕途的奔走呢。
此诗一反杜甫后期诗风,语言浅显易懂,却能表现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