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来远沙,林岸日当斜。
林影浮龟鹤,神钱逐浪花。
天西如有木,海上孰为家。
薄暮乘风好,昆仑亦钓槎。

【译文】

海边日落,潮头涌向远方沙滩,林中树影摇曳如同龟和鹤,浪花冲激神钱。天西有木,海上何处是人家?黄昏时乘风好,昆仑也是钓槎处。

【赏析】:
观海,观海之景,感海之神,咏海之魂。
首二句写海之近景。“潮头来远沙”,点出观海之地为海滨。“林岸日当斜”,描绘了观海之时为日暮时分。“潮头”即涨潮时的潮水,“林岸”指海边的树林,“日当斜”则指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通过描写潮水的涌动、树林在夕阳下的轮廓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海滨景色。
三、四句写海之神韵。“林影浮龟鹤”,运用想象,将树林的影子比喻成龟和鹤,既表现了树林的茂密,也增添了神秘感。“神钱逐浪花”,则是对大海与浪花互动的生动描绘。“神钱”可能是指神灵赐予的宝物,“浪花”则指海浪拍打岸边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树林、浪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大海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五、六句写海之外境。“天西如有木”,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海之外境界地的向往。“海上孰为家”,则是对海之外世界的疑问。“薄暮乘风好,昆仑亦钓槎”,进一步描绘了观海者在傍晚时分乘风而行,以及他们可能在昆仑之巅钓鱼的情境。这两句通过描绘观海者的活动,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海边日落、树林倒影、大海波涛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