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田间出野关,淩涯涉水几湾湾。
两三孤舍农栖稳,四十八溪驿路难。
远望行人穿树出,近看飞鸟佩云还。
尘途役役何为者,那不教人忆故山。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乾元二年(759)的春天写的。当时,杜甫流寓夔门(今四川奉节),正在从云安(今云阳县)返回草堂的路上。

逐句释义:

  1. 早行田间出野关: 早上出发,经过田间小路,来到了一个野外的关口。
  2. 淩涯涉水几湾湾: 沿着河岸涉水前行,河流弯弯曲曲,景色优美。
  3. 两三孤舍农栖稳: 看到一两处孤独的农舍,它们在宁静中显得十分稳定。
  4. 四十八溪驿路难: 有四十八条溪流,道路崎岖难行。
  5. 远望行人穿树出: 远远地看,行人在树木间穿行。
  6. 近看飞鸟佩云还: 近距离看,鸟儿像佩戴着云朵一样飞翔。
  7. 尘途役役何为者: 在道路上忙碌奔走,究竟为了什么?
  8. 那不教人忆故山: 那不让人思念故乡。

译文:
早上出发,穿过田野的小道来到野外的关口,
沿河行走,看见两岸都是蜿蜒曲折的河流,风景如画。
看到一些孤单的农舍,它们在宁静中显得十分稳定。
有四十八条溪流,但道路却崎岖难行。
远处看见行人穿越树林,近处看鸟儿像带着云朵一样飞翔。
在道路上忙碌奔波,究竟为了什么?
这不会让人思念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甫从云安返回草堂的道路,反映了他在颠沛流离中的孤独与辛劳。诗中对自然环境和旅途景象的描述,以及对于农舍、溪流等细节的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通过对路途艰难和孤独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