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茅屋傍田编,夫妇耕耘甚自便。
当面青山云冉冉,比邻绿树鸟娟娟。
繇来较是量非事,不到披蓑戴笠边。
还却租钱魂梦稳,新醅初熟醉芳年。
【注释】
耕夫:诗人以耕夫自喻。茅屋,茅草盖的房屋。编,编织。夫妇,指夫妻二人。自便,自己称心如意。当面,正对着。青山,青翠山峦。冉冉,轻飘的样子。比邻,相邻。绿树,绿叶茂密的树木。娟娟,美丽的样子。繇来,一向。较是,计较、比较。量非事,指无关紧要的事。不到披蓑戴笠边,不涉水淋雨时。还却,归还、偿还。租钱,向地主缴纳的税金。魂梦稳,指心情安定,没有忧愁。芳年,美好的时光。新醅(péi),新酿的酒。
【译文】
茅屋傍田编,一对夫妻耕种乐自便;
面前青山云冉冉,与邻居的绿树鸟相间;
一向计较不是事,不在涉水淋雨边;
还了租钱心神安,新酿的酒初熟芳香年。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作者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司马。夔州东有瞿唐峡,西有巫山,风景优美,是杜甫流寓之地,也是他创作《登高》等作品的地方。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赴任途中经过瞿塘峡时所作。
首联写诗人在夔州任司马期间的田园生活。“茅屋”点明诗人身份,“傍田编”,说明诗人居处靠近农田。“夫妇耕耘甚自便”,写夫妻二人辛勤劳作,其乐融融。一个“甚”字,表现了他们对农耕生活的满足之情。颔联写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面前青山云冉冉,比邻绿树鸟娟娟。”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鸟鸣图。诗人用“冉冉”“娟娟”形容青山、绿树、白云、白鹭等景物,给人以美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画中。
颈联写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之情,以及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繇来较是量非事,不到披蓑戴笠边。”“繇来”指历来,“量非事”指计较是非无关宏旨的事,“披蓑戴笠边”是指涉水淋雨时。“不到”二字道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态度,即不愿去管那些无谓的小事。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超然脱俗,也表现了他对官场争斗的厌倦之情。尾联写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还却租钱魂梦稳,新醅初熟醉芳年。”诗人还完了债务,感到心情十分安稳;新酿的酒已经熟了,让人沉醉不已。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隽永。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