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云暗此宵明,坐倚晴光漏已更。
桂影婆娑香拂几,金波潋滟皎浮觥。
阮同南北他乡话,露滴蕉梧异客情。
赖有婵娟犹未减,衙斋散步晚风清。
【解析】
“昨宵云暗此宵明,坐倚晴光漏已更”:昨天晚上乌云密布,今天夜晚月光皎洁;我坐着靠向明亮的月光,漏壶已经敲响了更鼓。“昨宵”“今宵”,时间上的对照,突出今夜月色的美好。“坐倚”是动词,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神态。“晴光”指月亮的光芒。“漏”指古时辰计时器,这里泛指时钟。“已更”说明时间已晚。“桂影婆娑香拂几,金波潋滟皎浮觥”:桂树的影子在晃动,香气拂过几案,水波荡漾,明月映在酒杯里。这两句写赏月时的情景:桂树的影子随风飘动,仿佛是在轻歌曼舞,酒香袅袅地飘来,使人陶醉在这美妙的氛围中。“婵娟”指月亮。“霞浦”代指大海。“银涛万顷”形容海面广阔无际,波涛汹涌。“皎浮觥”指杯中清亮如水、洁白如玉的美酒,也指月亮。“阮同南北他乡话”:我与阮籍一样在异地他乡畅谈着。阮籍是三国魏人,字籍,好老庄之道,崇尚竹林七贤。“南北”指南方和北方。“异客情”指远离家乡的游子之情。“赖有婵娟犹未减,衙斋散步晚风清”:幸好月亮依旧明亮,没有减少,我在衙门的书房里散步,晚风吹拂着我的面庞。“婵娟”指月亮。“赖有”意为幸亏有。“衙斋”指官署书房。“散步”即闲庭信步。“清风”指凉爽的晚风。这两句写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感受。“婵娟”指月亮。“赖有”意为幸亏有。“衙斋”指官署书房。“清风”指凉夜之风。这两句写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感受。“婵娟”指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首句写昨夜云阴,今朝月明,以“昨宵”“此宵”,强调今夜月明之胜。接着写月下赏景,以“坐倚”“晴光”“漏已更”三组词作排比,写赏月之乐。第三四句以桂树、明月、桂影、香、金波、皎月、金波等意象,写月下赏桂之趣。最后写赏月怀人,以“阮同南北”“异客情”“清风”等意象,写怀人之思。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