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陵三度阅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
老妇携来孙与子,一堂相聚宦为家。
流莺巧弄春风袅,弱柳柔翻暖日斜。
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

【注释】

朗陵:县名,在今江西南昌县。三度阅梅花:指多次观赏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每次看到梅花,都感到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老妇携来孙与子:妻子带着孙子和儿子一起前来。堂:正厅。相依为命:形容夫妻或父子、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流莺(yīng)巧弄春风袅:黄莺在春天里巧妙地逗引着春风,好像把柳丝弄成袅袅垂地的样子。弱柳柔翻暖日斜:杨柳柔软的枝条被温暖的阳光照射着,仿佛轻轻摇曳。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妻子忙着烧香,儿子正在读书,丈夫没有公事可办,便早早回家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思乡情切,家眷至衙,全家团聚。前四句是描写,后四句是抒情。

首联“朗陵三度阅梅花,每觉乡心感物华。”诗人三次来到朗陵,每次都是看到梅花就想起故乡。“每觉”二字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颔联“老妇携来孙与子,一堂相聚宦为家。”诗人的妻子带着孙子和儿子一起到衙门来了,一家人团圆了。这两句是写诗人宦游他乡,不能在家过节,只好带着妻子和孩子一同到衙门去过节的情景。

颈联“流莺巧弄春风袅,弱柳柔翻暖日斜。”诗人看到的是一派春天的景象,黄莺在春风中欢唱,柳条在暖阳下舞动。这两句写诗人在衙门内见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尾联“妻务焚香儿课读,公庭无事早归衙。”诗人的妻子忙着烧香,儿子在读书。公庭无事,丈夫早归衙,全家人团聚了。这两句是写妻子烧香祈祷,儿子读书,丈夫回家团聚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宦游他乡时家人团聚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