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石壁障中流,深结亭楼小洞幽。
屋傍千峰淩日月,门环一水亘春秋。
种松渐老龙鳞色,解绶时从栗里游。
一榻高悬谁可下,曲江庙界箸前筹。
【诗句注释】
巍峨石壁障中流,深结亭楼小洞幽。
巍峨的石壁像屏障一样挡在江流的中间,深处有座亭子和一个小洞显得非常幽静。
屋傍千峰凌日月,门环一水亘春秋。
房屋紧靠着千山,仿佛能看到山中的太阳和月亮,门前流淌着一条河流,贯穿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种松渐老龙鳞色,解绶时从栗里游。
种植的松树渐渐老了,就像龙身上的鳞片那样呈现出苍老的颜色;我有时也会离开官位去到那个名叫栗里的村子游玩。
一榻高悬谁可下,曲江庙界箸前筹。
高高的官位让人仰望而难及,只有那些在曲江边祭祀的人,才能有机会站在前面谋划。
【译文】
屹立于中流的高大岩石,像是守护者一般阻挡着江水的流动;它深藏的亭台小洞,却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幽静。
紧挨在群山之间的房屋,宛如可以看见太阳和月亮般地明亮;门前流淌着的江水,穿越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岁月无情,那松树也似乎已经老了,它的枝干间透出如同龙鳞般的苍老色泽;我有时也会放下官职的羁绊,去那名闻遐尔的栗里村游玩。
高耸的官位让人仰望而难以触及,只有那些在曲江边祭祀的人,才能有机会站在前面谋划。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时的写照。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牛头石的雄伟壮观。首联描写牛头石的险峻,用“巍峨”二字来形容其雄伟壮丽。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牛头石周围的环境,以及它对周围景物的影响。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牛头石的奇特之处。尾联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牛头石的险峻和独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