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室曲仍曲,峰椒奇复奇。
赋华形不似,游习胜还迷。
西鹫应宜诧,东壶谅可齐。
至今盘郁境,犹似众灵栖。
【注释】
洞室:指山洞。曲:曲折,回环。椒(jiāo):山名,在浙江天台县。
赋华:《文选》作“赋华”,《艺文类聚》卷七六引作“赋物”。赋是铺陈其事。
游习:犹游历。胜:胜概,美好的景色或事物。迷:迷恋。
应:应当说,可以认为。诧:夸耀,称誉。
东壶:指东晋王羲之的故居。《艺文类聚》卷七六引作“东冶”。
至今:指今天。盘郁:盘桓、徘徊貌,形容盘桓留恋之意。
众灵栖:众多神鬼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之作,作者以咏叹飞来峰为题,表达了自己对飞来峰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咏叹”二字,层层深入地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洞室曲仍曲,峰椒奇复奇。”意思是说,飞来峰洞室曲折,其山峰奇特而又奇特。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飞来峰的洞室和山峰的曲折与奇特,勾勒出了一幅飞来峰的壮丽图景。这里的“仍”字,既表示了时间的延续,又表现了景物的变化;而“奇”字,则强调了飞来峰的独特魅力。
颔联“赋华形不似,游习胜还迷。”进一步描绘了飞来峰的美丽景观。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飞来峰的赞美之情。这句诗中的“赋华”指的是对飞来峰的描绘和描述;而“游习”则是游览和欣赏的意思。作者通过对飞来峰的描绘和欣赏,表达了自己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向往之心。
颈联“西鹫应宜诧,东壶谅可齐。”继续描绘了飞来峰的美丽景观。这里,作者将飞来峰比作西鹫和东壶,认为它们都是值得赞叹和称颂的美物。这句诗中,“西鹫”指的是西面的山峦,而“东壶”则是指东边的泉眼。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飞来峰的赞赏之情。
尾联“至今盘郁境,犹似众灵栖。”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作者通过对飞来峰的赞美,传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句诗中的“盘郁”指的是盘绕曲折的地形,而“众灵栖”则是指众多神灵栖息的地方。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飞来峰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