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秦山客,今秋鲁岳行。
卧云过白首,栽竹是平生。
名托林峦贵,家馀草木清。
垆头曾共酒,悽断不胜情。

《哭岳处士一首》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古诗

首句“昔日秦山客,今秋鲁岳行”描绘了诗人与岳处士过往的友情以及他们各自在泰山和鲁山的不同经历。秦山与鲁山分别代表了两位朋友不同的人生阶段,其中“秦山客”象征着年轻时期的相遇,“今秋鲁岳行”则意味着岁月流转,友人再次相聚。这种时空的转变,不仅展示了友情的持久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

第二句“卧云过白首”,通过“卧云”这一动作表达了处士晚年的生活状态,同时“过白首”则直接点明了他已步入老年。这种描写既展现了处士的悠然自得,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栽竹是平生”,揭示了处士一生的爱好和追求。竹子以其坚韧和高洁象征了他清高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处士的个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的推崇。

第四句“名托林峦贵”,指出处士的声名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不仅是对其才华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人品和品德的一种赞誉。

第五句“家余草木清”,则进一步强调了处士生活简朴,不慕奢华的品质。这里的“草木”比喻处士的家庭环境,而“清”字则表达了其生活的清高和纯洁。

第六句“垆头曾共酒”,描述了诗人与处士在酒馆中的欢聚时光。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两人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深厚的友情。

最后一句“悽断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友谊逝去的哀伤。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知交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抑制的情绪流露。

这首诗通过对昔日友情的追忆、对处士生平的描绘以及对处士性格的赞颂,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崇敬,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道德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