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龄读书近灯火,垂髫开口谈今古。
一亩莺花不敢窥,四时笔砚常辛苦。
早望青云转首生,狂期金印扬眉取。
谁知坎壈三十年,碌碌布衣犹拜俯。
后生坐见登紫庭,耆旧纷看下黄土。
远志从人笑鸿鹄,高才悔杀夸鹦鹉。
世间富贵岂足论,眼中龌龊何须数。
荀卿邑邑不逢齐,尼叟皇皇仍在鲁。
身贱难辞官长轻,数奇惯受庸人侮。
五湖烟水托妻子,海上清名荣父母。
意气吾凌霄汉高,文章人比虹霓吐。
谢公曩昔起青山,郭相当时发行伍。
只恐蛟龙学未成,不愁他日无云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十二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
首联“六龄行效高适一首”: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期,那时他像高适一样努力学习,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有所作为。
颔联“一亩莺花不敢窥,四时笔砚常辛苦”: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不敢去看一眼莺歌燕舞,只能埋头苦读。
颈联“早望青云转首生,狂期金印扬眉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辉煌。
尾联“谁知坎壈三十年,碌碌布衣犹拜俯”:诗人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即使经过三十年的奋斗,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布衣,不得不低头屈服。
中间部分“后生坐见登紫庭,耆旧纷看下黄土。远志从人笑鸿鹄,高才悔杀夸鹦鹉。”:诗人描绘了当时社会对后起之秀的追捧,以及人们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的嫉妒和嘲讽。
最后两句“世间富贵岂足论,眼中龌龊何须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繁华富贵的看法,认为这些并不能让人满足,而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