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岩下云,且避秋阳赤。
潭空天镜寒,风过蕙光碧。
松竹长遮天,相逢但挂帻。
山曛猿欲啼,为子扫片石。
赠华子中甫
爱我岩下云,且避秋阳赤。
潭空天镜寒,风过蕙光碧。
松竹长遮天,相逢但挂帻。
山曛猿欲啼,为子扫片石。
注释:
- 爱我岩下云:表达对华子中甫的喜爱和依恋。
- 且避秋阳赤:暂时躲避秋天阳光的炽烈。
- 潭空天镜寒:形容潭水清澈如同明镜,映照着寒冷的天空。
- 风过蕙光碧:风吹过蕙草(一种香草),留下绿色光芒。
- 松竹长遮天:松树和竹子高耸入云,遮挡住天空。
- 相逢但挂帻:与华子中甫相遇时,只能摘下头巾表示欢迎。
- 山曛猿欲啼:傍晚时分,山间昏暗,猿猴似乎因天气将晚而开始呜咽。
- 为子扫片石:我为你清理一片石头,意指准备一块地方供你休息或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隐居志向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岩下隐居多年,对于华子中甫的到来感到欣喜,并以“爱我岩下云”起句,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林土地的喜爱和依赖。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潭空天镜寒”和“风过蕙光碧”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意境。诗人还提到了与友人相遇时的简单礼节——只须脱帽相见(“相逢但挂帻”),体现了与友人间的真挚友谊。
最后两句则转入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山曛猿欲啼”暗示着天色渐晚,猿猴因天色将晚而鸣叫。诗人以“为子扫片石”来表示愿意为友人提供一处休憩之所,表现出一种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的精神。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