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鸣空枝,九秋聿云暮。
鸿雁呼其群,蟋蟀入我户。
感时念良友,邂逅惊相遇。
容颜欲衰朽,情怀喜如故。
彝言慰契阔,亹亹露情素。
垆头酒屡赊,霜后菊犹吐。
欢乐曾未涯,飘零等朝露。
旅魂招不来,归衬即长路。
长路浩漫漫,家山杳何处。
执绋一长号,老泪倾如澍。
伊昔少壮年,读书有名誉。
丘园起遗逸,云汉进高步。
出入金马门,校雠玉堂署。
富贵本无心,功名何由累。
功成荷一毡,振铎东西去。
归来拟身乞,再适烟萝趣。
彼苍不憖遗,膏肓潜二竖。
人生天地间,百岁犹旅寓。
死也反其真,浮名非所慕。
不见古今人,累累北邙墓。
谁能持此身,永同金石固。

这首诗是李杜的《赠李十二丈时归隐居嵩山余别之歌》。

北风鸣空枝,九秋聿云暮。鸿雁呼其群,蟋蟀入我户。

感时念良友,邂逅惊相遇。容颜欲衰朽,情怀喜如故。

彝言慰契阔,亹亹露情素。垆头酒屡赊,霜后菊犹吐。

欢乐曾未涯,飘零等朝露。旅魂招不来,归衬即长路。

长路浩漫漫,家山杳何处。执绋一长号,老泪倾如澍。

伊昔少壮年,读书有名誉。丘园起遗逸,云汉进高步。

出入金马门,校雠玉堂署。富贵本无心,功名何由累。

功成荷一毡,振铎东西去。归来拟身乞,再适烟萝趣。

彼苍不憖遗,膏肓潜二竖。人生天地间,百岁犹旅寓。

死也反其真,浮名非所慕。不见古今人,累累北邙墓。

谁能持此身,永同金石固。

【注释】

“北风”,指秋风。“九秋”,指秋季。“聿(yù)”通“肃”。

“鸿雁”、“蟋蟀”,都是秋天里常见的鸟和昆虫。

“感伤时事”,思念朋友。“邂逅”,忽然遇到,偶然相遇。“惊相遇”,意外相逢。

“容颜欲衰朽”,形容自己的衰老。“情怀喜如故”,说明虽然容颜已老,但内心的感情却依旧像从前一样真挚深厚。

“彝言”,这里指李杜的诗句。《周易·巽》卦辞:“巽为木,为风;为股、为木果。”孔颖达疏:“木者,万物之始生者也,故能化育群生;风者,天气之象也,故能变化万物。”李杜以诗寄意,用“木”来象征自己,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有志于作文章,希望能像树木一样生生不息地生长发展。《周易·艮》卦辞:“艮,止也。艮为山,为止、为积石。”“积石”是山的一种形态,这里比喻学问或道德的积累。李杜用“止”来比喻自己虽已老迈,仍愿致力于文学创作。

“垆头酒”,卖酒人的摊位。“屡赊(shē)”,屡次赊欠。“霜后菊犹吐”,菊花在深秋霜降以后仍然开放,这里用以比喻李杜的高尚品格。

“欢乐”,快乐和幸福。《易经·序卦传》说:“乐者,百兽率舞。”《诗经·小雅·正月》:“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这里的“欢”字,指快乐、欢乐。

“飘零”,飘落不定。“等朝露”,喻指生命短暂。

“老泪”,指因悲愤而流下的眼泪。杜甫晚年生活贫困,心情抑郁,常借酒浇愁,经常流泪。

《史记》记载: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关于人生阶段的描述。杜甫通过这段话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一个人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当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后,就要懂得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心态平和,不再追求名利。

“不见古今人”,指没有看见过那些有作为的历史人物。“累累北邙(máng)墓”,坟墓堆积如山。北邙山,位于洛阳市西北,山上有古墓群。这里是杜甫用夸张的手法来写当时社会的状况。

“执绋(fú),拉车时用的绳子。这里指挽柩(guān qiú),古代送葬用的车辆。李杜用这个词语来比喻他的人生态度。他们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金石固”,坚固如金石,不可摧毁。这里用来比喻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赏析】

李杜在《赠李十二丈时归隐居嵩山余别之歌》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有志于作文章,希望能像树木一样生生不息地生长发展。他用“止”来比喻自己虽已老迈,仍愿致力于文学创作。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朋友能够像那棵大树一样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