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华构倚晴空,松竹溪山罨画中。
翠凤羽毛低夜月,苍龙鳞甲动秋风。
三公梦入瑶台远,六逸吟联绮席同。
笑我同乡须一过,倚窗坐对烛花红。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亭子、松树和竹的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这些景物的美丽。
第一句“亭亭华构倚晴空”,描绘了亭子的高大壮观,亭子建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更加高大和宏伟。这里使用了“亭亭”来形容亭子的高大,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华构”则是形容这个亭子非常华丽,是用了很多精美的材料建造的。
第二句“松竹溪山罨画中”,“松竹溪山罨画中”是说这些松树和竹子生长在溪边,被山水环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这里的“罨画中”是形容这些自然景色像一幅画一样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第三句“翠凤羽毛低夜月,苍龙鳞甲动秋风”,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翠凤的羽毛低垂,月光洒在它们身上,显得非常美丽;苍龙的鳞片在阳光下闪耀,秋风拂过,它们的动作也变得生动起来。这里使用了“翠凤”和“苍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优雅和威武。
第四句“三公梦入瑶台远,六逸吟联绮席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的三公们现在都梦见自己进入了瑶台,而六逸则在绮席上吟诵诗歌。这里用了“三公”和“六逸”来指代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而“瑶台”、“绮席”则是指华丽的场所。
第五句“笑我同乡须一过,倚窗坐对烛花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也是同乡,但是这次只有一次机会能够见面,所以我靠在窗边,看着烛火映照出的红色,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里使用了“笑我同乡”来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而“烛花红”则是形容烛光映照出的美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