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重校图书日,西第初成献颂时。
总为浮荣移素节,岂应吾道在逶迤。
注释:东观重校图书的日子,西第初建成时我献上颂词。
总为了追求名利而改变本性,怎么能够说我的道义是曲折前进的?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背离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坚守自己道义的决心。
东观重校图书日,西第初成献颂时。
总为浮荣移素节,岂应吾道在逶迤。
注释:东观重校图书的日子,西第初建成时我献上颂词。
总为了追求名利而改变本性,怎么能够说我的道义是曲折前进的?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背离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坚守自己道义的决心。
【注释】 竹楼:一种用竹子搭建的小屋。厂:即“厂”,这里指代梧州。 卤莽:粗鲁、草率。国计:国家经济,指国家财政收支。渔樵:渔民和樵夫,泛指劳动人民。魏阙: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全诗四句八句相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竹楼山郭外”,点出地点,写诗人在山城外竹林中的小居所。第二句“隐几独中宵”,点出时间
【注释】 重泛:再次游历。彭蠡湖:古称彭泽湖,今名鄱阳湖。匡庐:庐山的别称,在江西。千崖霜叶稀:形容庐山千山万岭,树木葱茏,但秋天时霜叶凋零已稀。回望匡庐诸峰:回头看看庐山群峦。 【译文】 再来到这彭蠡湖上游玩,只见眼前万顷雪浪翻滚。江山依旧,物候却不相同,白鸥全不管这些事,仍在这里来来往往,悠闲地在钓鱼矶垂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庐山后的感怀之作
诗句释义: 1. 节钺临蛮土,馀威铲大藤。 - “节钺”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级将领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余威铲大藤”意味着用权力扫除了大藤,可能指的是通过军事力量清除了叛乱或不稳定因素。 2. 乾坤双石阙,祠宇一中丞。 - “乾坤”指天地或宇宙,这里形容祠堂如同天地之间的门户一般重要。 - “双石阙”指的是祠堂建筑的两个部分,象征着庄严和权威。 -
【注释】 华表石:即华表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东南。嵯峨:高耸的样子。碧波:指长江水色。晴烟:指晴朗天空中的云气。穷野望:极目远眺。地险:地形险要。屯营列:指驻军。时平:太平无事。干戈:武器。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时作者为湖南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与友人游华表山。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开头四句描绘了华表山上的景色,以“巨石”“长江”“晴烟”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其雄伟壮观
以下是对《集杜五首·其五·将发梧州》逐句的解读: 1. 行色秋将晚 - 季节背景:秋天,象征着收获与萧瑟。 - 情感表达:作者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感慨,可能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青山空复情 - 自然景观:青山,代表了自然的美景。 - 情感寄托:作者通过“空复情”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怀念。 3. 吏人桥外少 - 社会环境:桥外
【注释】 集杜五首 其四:竹楼晓起。 连屋:《汉书·扬雄传下》载:“子云少而好赋,所谓‘家兄具酒,待君对饮’者,盖谓《甘泉》、《河东》也。”此以“书”比诗,故言“床上书”。 水向城:指水流经城外。《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客止。沔彼流水,朝宗于祢。”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毛《传》:“沔水东流,入于江汉,谓之客,犹诸侯朝聘之礼也。沔,水名。祢,国名。” 秋窗犹曙色
诗句原文: 旷野犹残烧,长途草半青。 柳条初动色,黄鸟乍堪听。 涧水通鱼扈,人烟傍鹄亭。 凭高时一望,渺渺尽南溟。 翻译: 在辽阔的田野上,还残留着昨晚的余烬,长路上的野草一半已经变绿了。 柳树开始发芽,呈现出新的绿色,黄色的小鸟突然显得可闻。 山涧的水声和渔船的铃声交织在一起,人烟在远处的鹄亭旁边隐约可见。 我站在高处远望着远方,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无尽的南中国海洋。 注释: - 旷野:
解析: 1 晓雨:早晨的雨。 2. 山雨连江白:描述山中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得江水显得格外洁白,突出了山雨的连绵和壮观。 3. 凉飙动竹扉:秋风带着凉意吹动着竹门,暗示了秋天的氛围。 4. 樯乌冲浪发:大船在波浪中挣扎,乌鸦被惊扰飞起。这里的“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乌”指乌鸦,“浪发”则形容海浪拍打的情景。 5. 新雁挟云飞:新到达的雁鸟伴随着云朵飞翔,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6. 行李经宵湿
重访冰井寺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杖藜成独往,今古意茫然。 注释: 1.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 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寺庙,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2.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 在新的时节里,振翅飞翔,放眼望去,依旧是那些古老的山川。 3.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 在这辉煌的寺庙中
注释: 1. 水阔苍梧野:水波浩渺,苍梧野。 2. 秋风已飒然:秋风已经吹得很猛烈了。 3. 浮云连海岱:浮云连接着海与泰山。 4. 楼阁倚山巅:楼阁依傍在山顶。 5. 把酒从衣湿:举杯痛饮,衣服都被弄湿了。 6. 频游任履穿:频繁游览,鞋子都磨破了。 7. 乾坤万里眼:广阔的天地,万里之远的眼睛。 8. 恣意向江天:任意向江天伸展。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五律诗,诗人以重游故地为由
诗句原文: 讲毡曾报鳣衔三,位列台司祸已涵。 回首夕阳亭上路,清忠千古更谁惭。 注释解释: 1. 讲毡:指杨震在任东莱太守时的廉洁自守。 2. 报鳣衔三:比喻杨震的清廉如鱼得水,得到上天的庇佑。 3. 位列台司:指的是杨震官至太尉、司徒等高位,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 4. 回首夕阳亭上路:回忆往事时,看到夕阳下的旧日道路,心中感慨万千。 5. 清忠千古更谁惭:形容杨震一生清白忠诚
注释: 1. 汉家天子置三雍,袒割亲行礼数恭:汉家天子设立三种教育机构(太学、辟雍、成均),袒割亲行礼数恭敬。 2. 师傅位高恩渥重,几人稽古作儒宗:师傅的位次很高,恩典很厚,有几个人能继承古代儒学大师的遗风,成为儒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通过对汉代太学、辟雍和成均的教育制度的赞扬,表达了对当时教育的褒扬之情。 首句“汉家天子置三雍,袒割亲行礼数恭”,诗人以“汉家天子”开篇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弹丸疏勒劲胡间,疲卒相看倍苦颜。” - 解释:形容战场的激烈与疲惫的士兵之间的对比。 2. “一夜范羌冲雪至,始知生入玉门关。” - 解释:范羌在一夜之间冲破了大雪,让士兵们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来到了玉门关。 3. “ 弹丸疏勒劲胡间,疲卒相看倍苦颜。 一夜范羌冲雪至,始知生入玉门关。”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战场上,士兵被敌人紧紧包围着
独怜千里草青青,汉祚濒倾似建瓴。 阉竖尽膺茅土锡,废书三叹为桓灵。 翻译: 独自欣赏那千里草原上的青草,汉朝的国运就像倒下来的水坝,形势岌岌可危。宦官们一个个都得到了封赏,而我却感叹着桓帝、灵帝时代的覆灭。 注释: - 独怜:独自欣赏,怜惜。 - 千里草:指草原上茂盛的青草。 - 汉祚:即汉朝的国运。 - 濒倾:濒临倒塌。 - 金商:这里比喻宦官势力。 - 螳螂一曲妙掺音:螳螂之曲精妙动听
《后汉书十五首(其十二)郑众》是郑学醇的一首五言诗,内容如下: 新拜将军号度辽,先声宣播北庭遥。 仲师壮节如苏武,肯向穹庐一折腰。 接下来进行诗句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 诗句原文及翻译 1. “新拜将军号度辽”:刚刚被任命为将军,封号为度辽(可能是指管理或管辖的地区,如边疆地区)。这里的“度辽”可能是官职名称,也可能指地理区域,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解读。 2.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查诗语的原意,再结合诗句的意境、表达的手法和语言的风格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弄错该用平仄和押韵的位置。此题中“使君行部去幨帏”一句中的“幨”字意思为帷幔,这里指皇帝的车驾;“行部”指的是皇帝视察的地方;“冕服辉”意思是说天子的冠冕衣服上放射着辉煌的光芒。这一句大意是说,皇上驾临视察地方,万民瞻仰,天子的冠冕衣上放射出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