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照高林,肃肃秋气深。
曳履下庭除,凉风吹素襟。
膏沐为谁施,引领怀德音。
居欢结叶佩,在戚拥虚衾。
眷兹兰蕙质,独抱松柏心。

【解析】

本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此诗写离情,却非伤离别,而是抒怀才。诗人以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情怀,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微月照高林,微月:淡淡的月亮;微月照高林:淡淡的月光映照着茂密的树林。

第二句,肃肃秋气深:肃肃:风吹树木的声音;秋气:秋天的气候。

第三句,曳履下庭除:曳履:拖着鞋子;下庭除:在庭院中。

第四句,凉风吹素襟:凉风:清凉的风;襟:衣襟。

第五句,膏沐为谁施?膏沐:指洗头洗澡用的油脂和香膏;为谁施:为了什么?施:施用。

第六句,引领怀德音:引领:伸着脖子(伸长身子);怀:怀想;德音:美德和恩惠。

第七句,居欢结叶佩:居:处于;欢:欢乐;结叶佩:系于身上。

第八句,在戚拥虚衾:在戚:忧悲的样子;拥:围裹;虚衾:空空荡荡的被子。

第九句,眷兹兰蕙质:眷:怀念;兹:这;兰蕙质:兰花一样的品德。

第十句,独抱松柏心:松柏:苍翠挺拔的松树和柏树,常被用来比喻高尚坚贞的节操。

赏析:

此诗是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首联描写夜晚明月照耀着高大的树林,秋风习习,给人一种凄清冷峻的感觉。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漫步于庭院之中,凉风拂过,使人感觉清爽宜人。颈联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远离世俗烦恼的地方,过上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偶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体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答案】

译文:

淡淡的月光照射在茂密的树林中,秋风瑟瑟吹来让人感到十分寒冷。

拖着鞋子沿着庭院中的台阶行走,凉爽的夜风吹拂着我洁白的衣裳。

我为什么要为洗头洗澡的事而劳神呢?我只是想找个地方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问题吧。

处在欢乐的时候我会把叶子编成美丽的发饰佩戴在头上,处于忧愁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己紧紧的包围起来睡在床上。

我怀念那些像兰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就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