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光四壁,宝刹兀中流。
佛灯明岭树,渔笛起沙鸥。
山耸连云出,江空带月浮。
登临追胜赏,疑是武陵游。

【注释】

玲珑:指寺内建筑精美华丽。光:指佛光(佛教中的吉祥之光)。四壁:四周墙壁。宝刹:寺庙。兀中流:矗立在水中。岭树:山岭上的树木。渔笛:渔船上吹的竹笛声。沙鸥:沙滩上飞翔的海鸥。山耸:山势高峻。云出:云雾升腾。江空:江水空旷。带月浮:月亮倒映在江水中。登临:登上高处。胜赏:优美的景色和景物。疑是武陵游:好像到了武陵源一样,武陵源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赏析】

此诗描写了游海珠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寺之玲珑华美;颔联以佛灯、渔笛衬托山岭之高峻;颈联写江天之阔,月影之明,以及自己登高远望的心情;尾联想象到武陵游玩,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那种超俗脱尘的生活情趣。全诗构思新颖别致,意境清新优美。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海珠寺时写的一首七律。

首联“玲珑光四壁,宝刹兀中流”,先点明寺的地理位置,再写寺的宏伟壮丽。“玲珑”二字写出了建筑的精巧华美;“光四壁”则写出了建筑的富丽堂皇。“宝刹”一词用得极为贴切,因为寺内佛像庄严,故称“宝刹”。“兀”字写出了寺的屹立于水中。一个“中”字,写出了寺在江中的方位。这两句既写出了寺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寺的雄伟壮丽。

颔联“佛灯明岭树,渔笛起沙鸥”。诗人的视线从寺转向江面,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诗人看到在佛灯的照耀下,岭上树木的倒影显得特别明亮。渔夫的笛声一响起,沙滩上飞来飞去的沙鸥便纷纷起舞。“佛灯”、“沙鸥”等词语,都极富生活气息,使画面更加鲜活。同时,诗人的目光也由远处移到近处,由静态的佛灯转到渔笛和沙鸥,使整个画面显得动静结合,生机盎然。诗人的观察非常细致,他注意到了佛灯的明亮和沙鸥的起舞,这些细节都为整幅画面增色不少。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江面上的景象,而且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了他的愉悦之情。

颈联“山耸连云出,江空带月浮”。“山耸”写出了山的高峻挺拔;“带月浮”写出了江面的宽广浩渺。这两个词都用得极其形象生动,使人仿佛能够看到一个巍峨的山峰和一片浩渺的江面,它们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自身情感联系起来。他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广阔的江面,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心境。这种写法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

尾联“登临追胜赏,疑是武陵游”。诗人在游览完海珠寺后,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桃源般的世界,那里没有战乱,没有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只有和平、安宁和自由。他感叹道:“好像到了武陵源一样”。这两句既是诗人的感慨,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构思新颖别致,意境清新优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画面。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审美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